关键词:
普通话
塞音
儿童
气流
气压
摘要:
语音的空气动力学过程影响了语音产生的所有声学表现,气流气压的变化反映了发音器官的生理行为。关于英语语音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已有几十年的积累,但是其中关于辅音产出时口内压力的性别和年龄差异还存在争议。国内空气动力学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成果相对较少,并且还未建立成人和儿童的数据常模。本研究作为汉语普通话数据的补充,可给临床语音学提供参考。本实验测量了12名普通话儿童发塞音时的气流气压参数,并与20名成人的数据进行比较。实验使用发声空气动力系统PAS6600进行数据采集,实验词选用CV音节。基本参数包括气压峰值气流峰值、气流量以及相关时长参数。实验发现,气压峰值和气流峰值存在年龄和发音方法的交互效应。儿童不送气塞音的气压峰值大于成人,并且有统计学意义,儿童送气音气压也高于成人,但无显著差异。此外,儿童送气塞音的气流峰值显著小于成人,但不送气音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文认为气道尺寸和肺活量等生理差异可以解释成人和儿童在语音数据上的差异,但是并不能作为唯一解释,还需要考虑说话习惯等社会因素。另外,我们提出了基于气流气压信号的新的时长参数,压升时长PIT、压降时长PDT和气压峰与气流峰的时差△t。我们认为这三项参数能够指示塞音的发音部位效应,并有相应的生理构音解释。这些参数的结果表明,儿童和成人的表现整体趋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