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挝留学生
汉语是非问句
语调
起伏度
停延率
音量比
摘要:
本文以中高级阶段老挝留学生为实验对象,以汉语是非问句作为载体,基于“语调格局”的研究思路,采用声学实验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老挝留学生的汉语语调习得情况进行量化,统计词调域、句调域、停延率、音量比等参数,并与标准汉语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其语调习得的偏误类型并探究成因,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从音高方面来看,在语调是非问句中,中级水平学生上下限位置不稳定,且音高总体呈下倾趋势,其呈现的调域图与陈述句大体相同,而高级水平学生可习得语调是非问句音高上扬的特征,说明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中级水平学生句末语调下倾的偏误可能会得到改善。在“吗”字是非问句中,上下限位置的习得情况都不稳定且词调域比重分布过于均衡,女学生上线起伏呈现为下倾趋势,而母语者为上扬趋势,这反映了在习得“吗”字是非问句语调的过程中对语句音高变化幅度把握不准确。从音长方面来看,在语调是非问句中,老挝留学生均能习得各韵律词边界前音节延长的规律,但汉语母语者未发生时长延长的音节老挝学生也发生了延长,说明停延呈现无规律状态,盲目延长。且最大最小值位置习得不稳定。在“吗”字是非问句中,中高级老挝留学生尚未习得各韵律词边界前时长都停延的规律,且最大最小值位置习得不稳定。从音强方面来看,在语调是非问句中,虽然老挝留学生均能习得各韵律词边界前音量增强的规律,但汉语母语者未发生音量增强的音节老挝学生也发生了增强,说明音量增强呈现无规律状态。且最大最小值位置习得不稳定。在“吗”字是非问句中,老挝留学生尚未习得各韵律词边界前音量都增强的规律,且最大最小值位置习得不稳定。中高级阶段老挝留学生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受其母语特点的影响,也与汉语语音教学的缺失和学生语调学习僵化相关。针对老挝留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特点,本文提出以下教学建议:句调教学,停延教学,重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