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语韵律
音乐能力
停延
句重音
语调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
韵律是语音动态的高层表现,在声学上表现为音高、音强和音长等各种韵律要素以特定模式进行的协调变化。韵律是言语表达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日常交际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来说,如何更好地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韵律特征是非常重要的。语言中的语音要素和音乐的表达要素极其相似,二者都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人类都具备一定的语言性和音乐性。现今有关汉语韵律的研究多集中于描写韵律本体和探究汉语学习者韵律偏误规律,将韵律教学与学习者音乐能力相联系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从音乐能力这一角度出发,探索其与学习者韵律产出的关系,以期对汉语韵律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前人研究显示,汉语中级水平以上的日本学习者使用音高和时长手段凸显核心重音的能力都比较弱,时长产出存在着一定的习惯模式。因此,本文以日本中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从停延、句重音和语调入手,研究日本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的韵律产出差异,并检查音乐能力是否影响学习者的韵律产出。研究采用语音实验的方法,选取日本学习者12名,汉语母语者12名,语料选取《北风和太阳》。停延方面分析韵律边界前音节的相对时长和边界后的无声段时长;句重音方面分析“北风”、“太阳”和“本事大”这三个词的高低音点位置和音域;语调方面分析语调短语的音域。音乐能力调查采用GOLD-MSI量表,该量表可测量音乐技能和行为在多个维度上的个体差异,分为积极参与、感知能力、音乐训练、歌唱能力和情绪五个维度。研究结果发现,在停延方面,学习者与母语者在时长产出变化上趋势相同,但学习者在语调短语和语调短语群边界前音节的时长均值与母语者差异较大,学习者整体无声段时长多于母语者;在句重音方面,学习者不易掌握句首焦点的音高和韵律词低音下限;在语调方面,学习者基本接近母语者水平。在音乐能力与韵律产出的相关性上,五个维度的音乐能力与学习者停延产出都有显著相关性;在句重音方面,积极参与、感知能力和音乐训练与学习者高音点位置产出相关;在语调方面,情绪和歌唱能力与学习者语调短语音域有显著相关性。最后,本文基于实验分析结果,探讨了对汉语韵律教学的启示。例如教材可以选取歌谣或民谣作为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唱练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以提升其韵律产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