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情绪激活
节奏
打击乐
情绪调节
摘要:
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有节奏、和声、调式、音色等等。节奏要素也被称作“音乐的骨骼”,在本研究中,主要对节奏这一重要的要素进行深入讨论。节奏要素不仅仅只在音乐艺术中,在大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活动当中,也存在着节奏。有规律的、有时间维度的、一种有韵律的变化,也被称之为节奏。而打击乐作为节奏乐器,在歌曲中起着重要作用,往往打击乐器的节奏类型决定了整个歌曲的速度与情感方向。在以往的研究中,针对音乐节奏的研究不少,但针对于打击乐器对音乐情绪诱发与体验的研究却较少。打击乐乐器作为节奏乐器,其存在是为了加强音乐中节奏要素对人的影响。要想演奏好打击乐,首先要理解节奏与音乐的关系。对节奏的掌控,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舞台经验,对作品的熟悉程度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打击乐的演奏。有研究表明,没有调整好情绪则会对打击乐的学习与演奏产生负面影响。在打击乐的学习与演奏过程中,情感状态直接影响着乐手的发挥,调整好心理情绪则会改善这一现象。但较少研究涉及将不同节奏对情绪体验的影响进行分析。本课题着重研究歌曲中打击乐器不同节奏对情绪体验的影响。节奏与节拍,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承担了十分重要的应用方式,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然而在实际的音乐作品中,二者有着十分紧密的相关联。此研究能最大程度的展现音乐表演者的表演效果,有效的唤起观众和听众的共鸣。通过作品中打击乐器的节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情绪产生影响的研究,可以让人们更加客观的了解节奏对于听者的情绪影响。在听者被唤起负面情绪后,是否能通过有着明显特征的打击乐器的作品来进行调节,甚至在音乐的创作中,更加适合的表现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是本研究的目的。本论文研究有一个预实验和两个正式实验来进行讨论。预实验筛选出了正式实验所要用的音频材料,以往研究证明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音乐情绪体验,不同的节奏类型,会让被试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预实验的音乐材料全部选择无歌词的纯器乐作品,是为了消除歌词对于被试的情绪体验影响。仅根据节奏类型的不同来区分情绪。实验一探究了歌曲在有无打击乐器配器的情况下对于音乐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情绪识别以及情绪强度的影响,实验二则探究了同样是兴奋情绪的歌曲情况下,控制好小节数量,节奏相同,仅改变节拍与重音位置,用架子鼓独奏的形式呈现对音乐与非音乐专业学生的情绪识别影响。以往研究证明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音乐情绪体验,不同的节奏类型,会让被试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本实验的音乐材料全部选择无歌词的纯器乐作品,是为了消除歌词对于被试的情绪体验影响。仅根据节奏类型的不同来区分情绪。最终选取兴奋的、紧张的、和悲伤的音乐片段材料各3段。实验一探究了有无打击乐声部对于音乐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于情绪识别以及体验的影响研究。自变量为采用配器类型2(有无打击乐配器:有打击乐配器,无打击乐配器)×2(是否音乐专业:音乐专业学生,非音乐专业学生)的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选取预实验选取的音乐片段。被试在聆听有无打击乐配器的同样节奏音乐进行情绪类型、情绪体验强度评定。探讨音乐中有无打击乐配器对大学生情绪识别影响的差异以及音乐专业/非专业之间的差异。实验二采用了采用节奏类型2(3/4拍的架子鼓独奏,4/4拍的架子鼓独奏)×2(是否音乐专业:音乐专业学生,非音乐专业学生)的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选取预实验选取的音乐片段。被试在聆听有无打击乐配器的同样节奏音乐进行情绪类型、情绪体验强度评定。探讨3/4拍打击乐独奏与4/4拍打击乐独奏对大学生情绪识别影响的差异以及音乐专业/非专业之间的差异。本研究结论如下:打击乐声部的参与与否,能够对听者的情绪识别以及强度体验所产生影响。音乐专业的听者比非音乐专业的听者在情绪强度的体验上普遍要高。2.打击乐能有效的调节听者的负性情绪。3.打击乐对于听者情绪的影响没有显著地性别差异。4.4/4拍的打击乐独奏能够诱发听者的正性情绪,3/4拍的打击乐独奏能诱发听者的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