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岳池方言
词汇
构词法
词汇语义
比较研究
音节
摘要:
本文以四川省岳池县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资料室(2003)发布的《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为底本进行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整理出岳池方言分类词汇表,再从构词、词汇语义和特色词三方面入手来研究岳池方言词汇的特征。通过将岳池方言分类词汇表按音节数量分类并描写,分为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及四音节(含)以上四组,我们将岳池方言词汇归纳成单纯词、合成词和其它三部分。单音节的都是单纯词,有少量双音节单纯词,三音节单纯词仅见“席梦思”一例,四音节(含)以上的未见。岳池方言词汇的合成词在构造方式上与普通话一致,都是通过复合、重叠与附加三种手段造词,不同的是重叠在岳池方言中应用广泛,附加词的造词“材料”与普通话有所不同。双音节词根重叠AA是岳池话名词的形式标记,有的双音节叠词可以儿化,重叠加儿化有小称色彩,如“盘盘_儿”;三音节叠词有ABB与AAB两大类,按照构词语素类型的不同,ABB式叠词又可分为N/NN、N/VV等六小类,如“脚背背”、“纸飞飞”,AAB式叠词可分NN/N、VV/N等四小类,如“毛毛雨”、“擦擦胶”;四音节叠词有AABB、ABAB与ABCC三种类型,AABB式重叠名词通常有泛指意味,如“坛坛罐罐”、“汤汤水水”等,ABAB式叠词如“绿茵绿茵”、“黑红黑红”等,ABCC式叠词如“太阳坝坝”、“棉花苞苞”等。岳池方言的重叠式还可根据语境临时创造,如将不认真吃饭归纳为“吃耍耍饭”,不认真读书归纳为“读耍耍书”,重叠均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岳池话有普通话没有的语缀“非”、“清”、“焦”、“皮”、“棒”、“巴沙”和“不拢耸”等,它们能构造普通话中没有的生动形容词,如“清酸”、“天棒”、“笑人巴沙”、“灰不拢耸”等,极具方言特色。另岳池方言的叠音语缀丰富,能构造一批形如三音节重叠词的形容词,如“干耸耸”、“麻麻亮”等。“其它”包括与普通话相异的说法和无法判定结构类型的组合,与普通话相异的说法如普通话的“日晕”、“月晕”,岳池方言分别说成“太阳戴帽”、“月亮长毛”;无法判定结构类型的组合如:“相因便宜”、“把连大家”。对岳池方言词汇的语义,我们首先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进行描写,总结了岳池方言词汇语义在宏观和微观上的不同特点。从宏观看岳池方言词汇主要包含理性义和色彩义;从微观看岳池方言词汇语义的构成主要有:词义等于语素义,词义是语素义的简单组合、词义是语素义的整合三种方式。最后从义值、义域两方面将岳池话与普通话对应词汇进行对比,发现岳池话和普通话在义值和义域上都存在突出的不对称关系。岳池方言词汇的语义非常显豁,通常是白描性质的,知晓语素义便能推知词义,如“天河”、“精灵”、“讲礼”等,隐喻和转喻是岳池方言词汇语义生成的重要方式,添加了隐喻与转喻的词往往更加形象生动,很能反映当地人的语言心理乃至世界观,如“脚脚本指器物的腿,引申为残渣”、“倒桩病得起不来床”、“夹磨虐待”、“家务由家中物件引申为家产”等。岳池方言较之普通话有比较突出的词语缺位和“名异实同”现象,如岳池方言特有的民俗词“打包子”、“坐歌堂”等不见于普通话,许多意义相同的词或短语岳池话与普通话说法不一致,如普通话“不靠谱”,岳池话说“二不挂五”;普通话说“天气”,岳池话说“天色”,诸如此类。岳池话与普通话词汇词汇含元量的大小和多少亦有区别,通常岳池话词汇的含元量更大、更多,在词汇分类上不如普通话精细,如岳池话的“猪脚”可指猪的整条腿或部分,普通话仅指“猪蹄”,岳池话的“水鸭子”既指“鸬鹚”,也指“鹭鸶”,岳池话的“羊子”,包含所有“山羊”、“绵羊”等在内。最后对很能代表岳池方言特色的代词、叹词、语气词和能表达主观量范畴的量词进行了描写。岳池话有不同于普通话的代词体系,岳池话不说“咱”,有普通话没有的疑问代词“好”,岳池话有丰富的语气词和叹词,能表达多种层次丰富的情绪,如“哈”、“嘛”、“哒”等,量词或数、量词中间插入“把”可表达主观量小,如“个把个”、“块把块”、“千把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