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双国语政策
白俄罗斯国家认同
白俄罗斯语
俄语
摘要:
白俄罗斯地处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处,其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多变的历史命运始终影响着白俄罗斯人民的自我认知。民族语言的衰落、多元文化的渗透、国内外局势的动荡,都使得白俄罗斯共和国在构建国家认同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何就语言政策进行调整、如何应对外部世界的文化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白俄罗斯公民的国家认同与下一步发展方向。本文选取白俄罗斯语言政策中最具代表性的双国语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语言政策与规划动因理论和国家认同的概念内涵搭建语言政策与国家认同联动研究的分析框架,通过论述白俄罗斯语和俄语同时作为国语在白俄罗斯共和国确立的历史前提和发展现状,探讨国家认同作为重要的驱动因素如何调节不同阶段的双国语政策,以及双国语政策的实施与调整对白俄罗斯的国家认同起到的建构作用,从而对白俄罗斯的语言政策、语言状况和语言观念作出更深入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制定更明确的对白政策提供支持。在正文部分,本文首先基于语言政策与规划和国家认同的概念内涵阐释,发现政治性和文化性是二者联动研究的中介基础和前提,由此构建国家认同驱动语言政策的国家认同序列框架,并从语言政策作用于国家认同的政治维度和文化维度切入,提出前者正向作用于后者的现实路径。其次,作者分别阐述了白俄罗斯共和国独立前的语言发展史、1991-1994年间的白俄罗斯化与1995-2009年间双国语政策的确立和落实、2010-2022年间双国语政策的调整。最后,依据第一章搭建的分析框架,分阶段讨论了确立、实施、测评和调整双国语政策的动因,并对双国语政策在不同阶段对白俄罗斯国家认同的建构程度作出分析,继而提出双国语政策的现存问题和未来完善的可能途径。研究发现,白俄罗斯语和俄语共同的文化起源、交织的历史渊源和白俄罗斯语自身发展的非连续性成为双国语政策在白俄罗斯共和国确立的前提。白俄罗斯共和国独立前期,政府出于独立自主的初衷推行白俄罗斯化违背了民众意愿。1995-2009年间国家通过完善法律条令充分落实了双国语政策的政治法律职能,既搭建起亲俄形象,又充分发挥了俄语的经济优势,政局稳定和经济复苏有利于激发公民的归属感。2010-2022年间,面对第一阶段既已形成的白俄罗斯语和俄语双语失衡的局面和国际动荡局势,白政府的政策改革主要体现在丰富白俄罗斯语的文化象征意义,这是多元趋势之下维护国家主权的必要举措。尽管双国语政策的施行提升了俄语的优势地位,挤压了白俄罗斯语的使用空间,但纵观实施双国语政策以来的白俄罗斯发展史,政治趋于稳定,经济趋于繁荣,国家认同有效提高。未来在白俄罗斯共和国继续推行双国语政策是大势所趋,而全面培养年轻一代白俄罗斯公民的民族归属感、文化自豪感和国家责任感是平衡双语失衡、提升国家认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