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当代汉语学习词典》
双音节动名兼类词
配例
语义
语法
语用
摘要:
《当代汉语学习词典》是2020年出版的一部内向型兼外向型的汉语学习词典,词典中的释义、配例充分利用了海量平衡语料库,收录了汉语普通话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常用词6683个,以“义细、例丰、元少、用多”八字方针为编写原则,是一部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意义的汉语学习词典。本文将词典中双音节动名兼类词的配例作为研究对象。人工统计词典中双音节动名兼类词,总计249个。首先,在配例的数量方面,249个目标词配例总数量为2949条,平均配例数量为11.84条。动词性义项配例数量1511条,略多于名词性义项,并依据《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分析各级词平均配例数为14.18条、12.12条、11.70条、10.83条。在配例的类型方面,统计短语例数量为1433条,句例数量为1516条,句例数量略高于短语例数量。研究发现,词典中目标词配例数量比较丰富,配例数量会随着目标词难度等级的升高而减少,且词典中目标词的配例更倾向选择能够凸显词的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层面的意义,并且能有效提示词的语用信息的句例。其次,本文结合配例的内容,对配例的语义功能、语法功能和语用功能进行具体分析,语义功能主要从“义值”和“义域”两方面分析,研究发现:双音节动名兼类词的配例体现出动、名两个义项之间的语义关系,如动作转指施事、对象、结果、工具、时间、事件活动,表思想活动动作转指思想内容和表言语传递动作转指传递内容信息或言语文字结果8个类别。语法功能分为凸显词性和句法功能、体现词的组合功能两方面。在体现词的组合功能部分,笔者发现词典中的双音节动名兼类词动词性义项配例功能比名词性义项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语用功能借鉴张志毅的义位语境论分为主体语境、客体语境、语言语境三方面,并吸收杨文秀六个语用意义成分,详细分析了目标词配例中所体现出的规约性含意、前提、适切条件、会话含意及文化内涵和礼貌信息。研究发现:双音节动名兼类词配例的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方面比较充分,但所包含的语用信息尚未全面体现在配例中,相对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来说表现较弱。最后,基于国际中文教育视角,从BCC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新HSK词汇等级大纲》对所选取的典型词目“说明”在词典中配例的合理性和典型性进行分析,结合本文对双音节动名兼类词配例功能的分析,共提出六条建议:完善词典中的提示信息、注重搭配对象的频率、选取配例时考虑用词难度、针对易混淆词,设置辨析栏、设置反例、提供完整语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