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言分析能力
语法
写作
翻译
实验研究
摘要:
本研究采取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语言分析能力培训对提高英语语法应用(具体为写作和翻译)的影响,以及对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改变和优化语法学习方式的促进作用。基本培训过程是,依据语言分析能力相关理论,以及前人研究语言分析能力成果中的实践操作形式,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和内容来进行培训,从而探讨如何根据语言分析能力培训来提高受训者的英语语法应用能力。本研究根据语言分析能力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实验组被试的实际情况,把培训内容的重点定在词法和句法的应用上。在培训期间,研究者辅助实验组成员对重要的语法规则进行师生互动地深入分析,由此促使对其规则进行自我内化,把这一过程所获得的语法分析技能通过大量的写作和翻译练习来加以应用,以达到通过语法学习来有效提高写作、翻译应用能力之目的。培训持续十二周,实验组和控制组为长沙某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大三的学生。培训期间,实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而控制组则进行正常学习。在培训前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语言分析能力、写作和翻译的技能变化情况进行量性的问卷调查和测试,其量性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T检验差异分析,同时也采用访谈、观察日记以及学习日志等质性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用其定性的分析来验证量性数据的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两组实验后在语言分析能力、语法写作和翻译应用能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实验后在以上三项的应用能力上呈明显提高态势。控制组虽在某些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其提高的数值也明显低于实验组。本实验结果基本验证了研究假设:语言分析能力培训对语言分析能力、写作和翻译方面语法应用能力的提高具有较明显的效果。本次培训获得了成功,启示及教学建议归纳起来是,首先教师要明确语法最终用处是应用,是放在个人观点阐述和个人语言知识转换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故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主动去应用;其次,教师在语法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制定个性化教学内容;再者,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方法来了解学生语法掌握情况;最后,在语法教学活动中,教师需不断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以及采取过程性评价方式,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更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科学有效的语法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