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语
俄语
对比分析
形容词
主观评价后缀
摘要:
语言是人与人主要交际工具,而人类的心理与智力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对周围的事物不断地进行评价。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往往会不一样,这里在于评价的主观性。在每一种语言系统中,在每一个层次里,存在各种各样的表示评价的手段,其中,形容词作为实词类,具有很大的表示评价的潜力。笔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汉语和俄语中带有主观评价后缀的形容词,分析两种语言中形容词主观评价意义后缀的分类,并与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并进行对比。研究汉语(研究范围主要为ABB式形容词)和俄语中带有主观评价后缀的形容词的特点;研究它们的结构特点,句法功能,修辞功能,语用功能,互译问题。俄语中存在主观评价后缀的系统,而汉语中,所有带后缀的形容词形式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生动性和描绘性,就是说这类词表示说话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理解,那么汉语里的所有带后缀的形容词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后缀的所表示的主观性在于其量性义与感情色彩义。汉语中的带主观评价后缀的形容词形式有三个:ABB、A不BC式和A里BC式。汉语和俄语两种语言中,带主观评价后缀的形容词具有口语色彩,不过俄语中这类形容词的口语色彩是特别浓的,基本上只能用于口语,文学作品里用得很少,一般可见于人物说话的段里面或者作修辞手段。汉语和俄语带主观评价后缀形容词在用法方面所存在的不同源于两种语言的不同。俄语中的这类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少于中文,俄语中,形容词不能作状语,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作状语的汉语中的形容词要翻译成比较相当的俄语介词短语、或者副动词、或者副词,这对翻译的等值性有一定的影响。汉语中的ABB式形容词的BB部分不仅是有语法意义,而且有的BB有一定的词汇意义,所以翻译的策略是决定于其内在的结构和语义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