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俄语
颜色词
熟语
民族文化语义
文本
摘要:
本论文从语言文化学角度研究熟语及文本中颜色词的民族文化语义。人们生活的世界五彩斑斓,因此对颜色的研究兴趣始终不减。如今,一系列学科都对颜色问题有所研究。每个学科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颜色进行研究。首先,心理学研究颜色的感知及对心理的影响,比如颜色能激发不同的情绪。语言学则将语言作为了解周围世界的手段加以研究。颜色词是语言学家集中研究的对象之一,各种语言均有诸多研究颜色词的著作,但一直以来颜色词都没有引起俄罗斯学者的特别关注。从20世纪20年代,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1984)在哲学和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语言世界观”之后,学者们才开始将颜色词列入科学研究范畴。研究该问题的主要学者有P.M.(?),A.(?),A.(?).(?),A.(?),B.Γ.(?),E.B.(?)等。很多学者发现了人们对颜色的理解与某些固定文化因素之间存在联系。一些带颜色词的熟语蕴涵民族文化,而该文化对母语使用者感知颜色产生一定的影响。颜色词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美学功能,其体现在文本的文化语义中。以上为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对象为颜色词。论文的研究对象物为俄语颜色词在熟语及文学文本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语义。论文的研究目的:对俄语颜色词的民族文化语义进行研究,以便更好的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意识及思想等。论文需要解决的任务:1)论证论文选题的理论基础。2)以俄语专门词典为语料来源,分析各组带有不同色系颜色词的熟语意义。3)确定颜色词成素在形成俄语熟语意义中所起的作用。4)探究并确定颜色词在小说中的主要民族文化语义特征。5)揭示俄语颜色词的民族文化语义。论文的研究方法:1)词源分析法,分析“颜色词”的概念。2)语义分析法,揭示一系列带有不同色系颜色词的熟语意义。3)熟语分析法(鉴别与描述)。4)成素分析法,揭示颜色词成素在熟语中的意义。5)上下文分析法与描述法,分析熟语及文本。论文的创新性在于首次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俄语颜色词的民族文化语义。研究语料来源于多种词典(词源字典,历史词典,百科字典)和一系列熟语词典(俄语成语词典,俄语熟语词典,俄语标准语熟语词典,俄语同义熟语词典,谚俗语词典),以及俄罗斯文学作品。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A.H.(?)C.B.(?).A.(?)等);语言学理论(P.M.(?)A.(?),B.B.(?)等);熟语理论(H.(?),B.H.(?),H.M.(?)等)。论文的理论意义:论文论点及其研究成果有助于在语言文化学领域进行进一步科学研究,也有利于系统化颜色词在文化及语义角度的研究。论文的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俄语民族文化语义问题的认识。另外,其成果还可以运用到对外俄语教学,俄罗斯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以及相关的年级及毕业论文写作中。论文由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论和文献组成。前言阐述本选题的现实性,确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和对象物,说明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明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列出论文的研究材料及使用方法。第一章《颜色词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阐明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本章由四小节组成。第一节《颜色的心理学研究》阐述颜色问题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首先界定颜色的科学概念,介绍心理学颜色问题的科研成果,该成果在于基于大量的心理试验基础上揭示颜色与心理的联系。第二节《俄语颜色词的发展史》首先介绍颜色词的定义。其次,描述11世纪至今颜色词的使用。随后给出俄语中常用的八组颜色词色系。颜色词是描述颜色及颜色系的语言单位。我们将(?)这一术语理解为“语言中能表达颜色的,具有明显特色的一组形容词”((?)2004:224)。(?)中有两个语义组:纯颜色词(红色,珊瑚色/鲜红色,蓝色等)和附加颜色词(明亮的,深色的,深的,暗淡的等)((?).,2004:224)。根据(?)的理论,本论文只研究纯颜色词,因此本论文中所有用于表示颜色词概念的术语(?)都等同于(?)。第三节《颜色词的语言学研究》梳理了颜色词在语言学角度的研究。首先,描述颜色词在心理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角度的研究。心理语言学角度对颜色词研究的重点在于语言中所体现的颜色与心理之间的联系,并解释出现这一关系的原因。而认知语言学角度主要研究人们大脑意识中的认知过程。其次,梳理语言文化学方向的颜色词研究,指明颜色词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近些年来出现了很多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著作(B.B.(?),B(?),H.B.(?),E.H.(?)等)。第四节《俄语熟语学》梳理了俄语熟语的研究。首先,回顾了俄语熟语的研究历史。随后指出了俄语熟语的文化性。正如B.H.(?)所说:“语言中的熟语是一面镜子,其中的语言文化共同性体现出其民族自我意识”((?),1996:9)。当代语言学文献中关于俄语(?)的概念存在两种解释。狭义派学者认为成语(?)只能是与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