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西岛良尔
增订清语教科书
语音
词汇
语法
摘要:
本文是对日本明治时期汉语学者西岛良尔的初级会话教材《增订清语教科书》首次作出的语言学专题研究。该教材是一本国别体教材,适用于日本人的初级汉语会话学习。教材的编写秉承了明治时期的“会话中心”思想,以学会汉语会话为目的。本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对现阶段日本及中国对明治时期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做简要述评,介绍本文所使用的研究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考述《增订清语教科书》的成书背景及作者生平,介绍编写体例及全书概况。《增订清语教科书》成书于1902年,本书采用的是1907年的重印版本。明治维新大背景下,日本的汉语教学大多为侵华做准备,教材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尽快的开口说话。因此编写上更注重词汇及日常问答的编排,不注重语音及语法的教学,练习题方式单一,仅以翻译来进行语法点的复习,没有相应的语音练习。第三章对《增订清语教科书》语音系统进行研究。该教材使用的注音法为日式假名四角标注法。这一方法具有国别性,仅适用于为日本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教材中有少量对汉语发音规则的论述,但缺少汉语语音的详细教学和基础练习。通过分析教材中对日式假名四角标注法的编排内容来论证语音教学编排是否合理。第四章对《增订清语教科书》词汇部分进行整理,探究作者选择词汇的标准,尝试总结该教材在词汇选择上的得失,辨别其是否符合汉语初级会话教材的特点。对教材中所使用的词汇教学方法进行提炼和归纳,分析该教学法是否科学有效。第五章从词类及句类角度分析《增订清语教科书》语法教学上的特点,列举教材对词类的划分并分析划分的合理性,对量词,副词和形容词教学做了重点分析;句类则重点分析了祈使句与疑问句教学,最后总结该书在语法教学上的得失。第六章对《增订清语教科书》进行综合的评价,一方面作者在教材的宏观把控上值得肯定,词汇详实、讲究实用、注重积累且具备趣味性,与同时代其他汉语教科书相比,它具有国别性,针对日本人进行编写,使用日本人更能接受的方法,更适合学习者进行学习。本教材的课文编排符合当时的交际要求的,可以帮助研究当时的北京官话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受到会话主义的影响,编者虽然在语音和语法上有所涉及,但都浅尝辄止,由此带来了语音语法上编排略显单薄,缺少课后语音练习,语法练习题型单一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