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俄语
信息甄别
认知负荷
双重认知系统
眼动追踪
摘要:
当前,信息全球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互联网平台信息繁杂,造成虚假信息全球泛滥,已经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外语人才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更需要提高鉴别虚假信息的能力以建立更加信任和理解的跨文化关系。虚假信息的防治需要从影响信息可信度的多个维度发力,而用户自身特质的个体差异占据重要的因素。从社会文化角度来认识个体差异,语言是重要的角度,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对语言如何影响信息判断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对双语阅读和决策的认知研究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有学者认为使用外语阅读时由于缺少相关图式,在理解语篇含义时会产生更高的认知负荷,导致认知繁忙,更高的认知负荷会抑制双重认知系统中系统2(分析性系统)的使用,使系统1(启发性系统)占主导地位,从而使人的决策过程更依靠直觉而非理性分析;而外语对思维的影响研究结果则得出相反的结论,认为使用外语会让人采取更理性的思维方式。对于外语是否会对信息判断造成影响,国内外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得出了多种研究结论,但仍需补充来自实证研究的新视角。因此,本研究将通过眼动追踪实验法,结合问卷调查,探究外语影响信息判断的内在机制。
本研究邀请18名母语为汉语、俄语阅读水平优秀的被试完成信息阅读判断任务,共计收集数据288条(中、俄文各144条),研究通过眼动追踪实验方法,完整观察眼动指标和屏幕行为,结合信息真假甄别结果和问卷调查,从二语习得者的视角出发,立足中俄语种,以认知负荷为研究线索,解决以下2个问题:1.外语是否会影响信息真假判断的准确率;2.如果影响,外语影响判断的内在机制如何?基于研究问题,提出以下假设:1.外语会使被试产生更高的认知负荷,在眼动指标上表现为注视时间更长、注视点更多、眼跳次数更多、眼跳速度更慢、瞳孔直径更大;2.认知负荷高的用户更倾向于使用系统1做判断;3.使用系统1判断信息真假的判断正确率比使用系统2的要低;4.被试阅读中文做出信息判断的准确性要高于阅读俄语的。
通过开展眼动追踪实验和问卷调查,经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对不同语言组间的眼动指标进行独立样本中位数检验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发现俄语阅读的过程总注视时长更长、注视点更多、注视点平均注视时长更长、平均眼跳角速度峰值更低、眼跳次数更多,证实了俄语阅读会产生更高的认知负荷;中俄文阅读瞳孔直径未见显著差异。2.以平均眼跳角速度峰值和是否发生检索行为分别作为认知负荷和双重认知系统的参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认知负荷越高,使用系统2作出判断的概率越低,证实了认知负荷会影响被试双重认知系统的调用,认知负荷的提升会抑制系统2(分析性系统)的使用,使系统1在决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3.对是否发生检索行为和判断结果正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系统2进行判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使用系统1进行判断,验证了依靠系统2的判断比系统1更为真实可靠。4.对材料语言和判断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使用母语和外语作出的判断结果准确率存在显著差异,被试使用中文判断的正确率高于俄语判断的正确率。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使用外语对信息判断结果存在影响,其影响机制为外语带来的认知负荷提高使双重认知系统中的系统1(启发性系统)起主导作用,使被试作出更不可靠的判断。通过此项研究,可以帮助二语习得者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语言能力,更合理、更高效地使用语言工具进行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整合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