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现象学语言
深层现象学语言
私人语言
语法
纵观
摘要: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对“私人语言”进行了强烈的驳斥,然而我们发现维氏关于“私人语言”写作主题与其中期部分写作主题有重合之处,维氏在其中期着重讨论了“现象学语言”概念,据此,本文试图论证“现象学语言”与“私人语言”是同一种语言的两面,且这种语言的两面性将会在深层语法纵观下的语言游戏中共存。具体论述如下:1.本文首先区分了“现象学”与“现象学语言”在维氏哲学中的不同地位,前者的先验性强度大于或等于后者,但前者是绝对不可说的。2.通过论述维氏在语言范式上发生的转变,本文试图阐明范式转变的必然缘由,该缘由导致深层现象学语言的产生。3.通过论述纯粹现象与语言现象之关系,本文表明纯粹现象学语言与深层现象学语言之关系,纯粹现象学语言只能描述浅层现象,而深层现象学语言则可描述包含着浅层现象的深层现象。4.通过论述维氏利用纯粹现象学语言来处理“颜色不兼容”问题的失败,本文阐释了该纯粹现象学语言可能的唯我论倾向,即私人性倾向,这从一方面印证了纯粹现象学语言乃是一种具有私人性倾向的现象学语言;维氏为消除这种“私人性”倾向,纯粹现象学语言就转变为了一种深层现象学语言中的浅层现象学语言,同时我们也说明语法何以可能是现象学的。5.而即使是在维氏对感觉进行命名的“对象-名称”模式中,即驳斥私人语言的论证中,维氏也并没有否认我们的语言能够表达感觉,而对这种所谓“私人感觉”的表达正是现象学语言的职能,因此这种可能被驳斥为私人语言的语言也必须有其现象学的一面,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私人语言是一种具有现象学倾向的私人语言;6.同时,我们将此时的现象性当作面相来处理,通过论证不存在私人面相来祛除“私人语言”中的私人性,进而,本文试图为具有现象学倾向的私人语言在语言游戏中与物理语言共存作奠基。最后,本文将尝试以“雨”的深层语法纵观来实例地展现这种“纯粹现象学语言-私人语言”、物理语言在语言游戏中的交融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