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语
俄语
标点符号
教学
对比
偏误
摘要:
书面语的组成部分包括了标点符号,而熟练灵活地运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不仅仅是我们学习一种语言的基础性要求,也是我们进一步了解这种语言背景文化的重要前提。本论文正是在强调标点符号对语言文化重要性的逻辑前提下,旨在透过对中俄两套标点符号体系的纵向历史追溯性研究与横向关联性对比研究,查清俄语母语留学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掌握汉语标点符号时所发生的母语正迁移与负迁移的现象,为对外汉语标点符号教学提供如实合理的国际教育反思与建议。就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而言,本论文首先以回溯历史文献资料的方式,详尽、严谨地分析两套标点符号,尤其是俄语标点符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点明二者在历史性发展层面上语言文化的共通性。本论文在第三章以列表的方式,比较直观地展示了俄语和汉语标点符号的书写形式及具体使用情景,以罗列归纳的研究方法,比较了两套标点符号系统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本论文首先比较了汉语和俄语中共有的十种标点符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对俄语中没有,而汉语中存在的七种标点符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第四章,本论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以俄语作为母语的留学生中进行汉语标点符号习得的考察。本论文以70名俄语留学生为考察对象,进行了 42道有关汉语标点符号的题目的问卷调查,得出了俄语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误代、遗漏、误加三种习得偏误类型。一一确证各项汉语标点符号在针对以俄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所进行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母语迁移性影响,既包含正面作用,也包含负面作用,从而最终为外汉语标点符号教学尤其是指向俄语留学生的标点符号教学提供客观、合理的反思与完善建议;此外,本文还以基础性的汉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法以及针对性的标点符号偏误问卷抽样调查法,立足现实对外汉语教学实况,分层次、有依据地探明俄语留学生的汉语标点符号使用状况以及出现的主要偏误类型:误代、误加和遗缺;从而最终本文在文献资料法、比较归纳法、调查问卷法和数据统计法的研究基础之上,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充实分析基础之上,提出有关汉语标点符号国际教育的对应性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