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意义
语法
目的论
语义视角
摘要:
本翻译项目素材选自霍华德·杰克逊所著的《语法与意义:英语语法的语义视角研究》,该书由艾迪生-韦斯利-朗文出版社(Addison Wesley Longman Press)于1990年10月出版。实践报告主要针对该书序言和前三章,其译文目标受众为国内高校语言学专业师生。译者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原文本有以下特点:首先,多用专业术语,主要是关于语义和语法层面的术语;其次,常见带冒号和动词短语长难句;最后,原文本的观点论证模式类似,基本为先提出观点,实例论证,最后做出总结。根据赖斯和弗米尔(Reiss and Vermeer 1984:156)的观点,正确确定原文文本类型有助于译者确定特定的翻译目的,而相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不同层面的对等。在“目的论”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译者分别从词汇、句子和篇章等角度详述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具体而言,在词汇层面上,原文含有较多的语义学和语法学术语。译者借助查阅各类语言学专著和辞书等有关文献资料,采用直译加脚注的方法。在句子层面,带冒号的长句居多。译者考虑到冒号在中文中的两种功能,视具体情况不同,分别采取零翻译、转化等翻译技巧。在处理带动词短语的长难句时,考虑到汉、英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译者采取省译、转换顺序等翻译技巧。篇章上,原文本的观点论证模式基本一致。译者采取类似的翻译方法,突出文本整体风格。译稿完成之后,译者邀请同学、同行以及导师对译文进行审校,不断提高译文质量。最后,译者总结从本次翻译实践中取得的收获和受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