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学术著作
准确性原则
可读性原则
正式性原则
英汉翻译
摘要:
本报告是基于维多利亚·维尔比夫人的学术专著《何为意义?意味的发展研究》的英汉翻译实践项目。作者维尔比夫人被公认为是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之一,但是目前其作品在国内的译介相对稀缺,译者选取了该书的第一章到第八章作为翻译材料。该著作标志着维尔比夫人的表意学理论走向成熟,不仅清晰阐明了表意学理论及其框架,还提出了意义的三个层次,即感觉,意义和意味。
经过深入剖析,源文本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在学术方面,源文本存在众多依赖特定语境的多义词,且这些多义词对于关键术语的界定至关重要,同时还存在针对关键术语设问的特殊疑问句。在文学方面,主要体现在富有文化底蕴的习语,增强叙述生动性的隐喻和阐明观点的平行结构。在语言方面,大量用于强调客观性的被动句和起补充说明作用的定语从句频繁出现。
译者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学术著作的翻译原则,并从中选择了适用于本次翻译任务的三大原则,即准确性原则、可读性原则和正式性原则。在准确性原则的指导下,译者通过仔细剖析语境,明晰多义词在不同情境下的确切含义,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并进行意译,以期完整且精确地传达源文本的内涵。在可读性原则的指导下,译者针对隐喻采取了释义法,对被动语态进行转换,为定语从句增添逻辑关联词,使译文更贴合中文的表达思维和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在正式性原则的指导下,译者在翻译特殊疑问句时,使用了文言词汇,增强了译文用语的庄重感和正式性;翻译平行结构时,适当省略重复的人称代词,使译文更加简洁凝练,彰显学术著作的严谨风格。
本次翻译实践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深入探究符号学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走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和具体翻译方法的分类与总结,本报告期望能为今后同类学术著作的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