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商品拜物教
                            
                             
                                货币拜物教
                            
                             
                                物化
                            
                 
                
                
                
                        摘要:
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均包含了属于社会存在范畴的“投射过程”和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遮蔽过程”与“幻象结果”。商品拜物教的“投射过程”是指,人们自身的普遍抽象劳动量及社会关系被物化为特定量的价值,以及商品间的社会关系;商品拜物教的“遮蔽过程”与“幻象结果”则指,由于“投射过程”,物的形式掩盖了人的社会性质,人们误以为这些性质是物品固有的、天然的属性。货币拜物教的“投射过程”是指,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通过与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建立交换关系,将其展现自身价值的权力投射到后者的自然形式中,同时,人的社会关系以商品与货币之间关系的形式显现;货币拜物教的“遮蔽过程”与“幻象结果”是指,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自然形式中所体现的、展现其他商品价值的能力因“投射过程”而被掩盖,进而被误认为是其独立的、天然的属性,此外,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自然形式由于“遗忘效应”被误认为是价值的唯一所在,商品与货币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因“投射过程”而被掩盖,最终被误认为是商品与货币的独立的、天然的属性。社会存在的范畴构成了社会意识范畴的基础,唯有前者得到解放,才能消除商品-货币拜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