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琵琶
快速演奏技术
方法建立
训练
摘要:
琵琶手指的技术训练是琵琶演奏训练的关键,尤其是手指快速演奏能力的训练,如果没有找到科学的训练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成效,急功近利者甚至会受到运动伤害。笔者在学习琵琶的过程中,深感现阶段琵琶教学主要依靠师生间感性经验传递的不足,学习者对自身条件的了解程度和教师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共同影响了琵琶演奏技术的传承和普及。
本文拟以琵琶快速演奏技术为研究对象,在本人多年演奏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将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学、肌动学等学科的相关成果引入琵琶快速演奏技术的理论研究,力求科学地阐述琵琶快速演奏技术的发生机制,形成结合诸多要素的,具有整体性、共时性的琵琶快速演奏技术方法建立和训练的表述方式。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章梳理了现有演奏技术概念的表述方式,以快速演奏技术和慢速演奏技术,以及慢练和慢速演奏技术的比较提出本文的问题:手指运动的速度如何快(生理层面),如何形成自动化(心理层面),以及影响快和自动化的因素(物理、生理、心理)。第二章为本文的主体内容,寻求建立琵琶快速演奏技术的一种表述方式,能够阐述琵琶快速演奏技术的动作机制。技术需要在基本功和肌肉能力都支持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因此,该章第一节方法建立为基本功训练,以生物力学中力的平衡为原则,将琵琶左右手的快速技巧分为预备动作和运动程序两个时段,明确各技巧的动作及弹奏时的肌肉状态;第二节为肌肉能力训练,对应第一章第三节影响琵琶演奏技术因素的内容,训练的动作也在本章第一节表述的结构内发生。第三章联系实际,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快速技术的基本功已经建立,肌肉能力达到演奏要求,但在实际演奏中,乐曲的要求和演奏状态的改变会对快速演奏造成困难,包括音乐要素、演奏者心理活动等方面,本章内容为总结并解决已知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