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琴
电子音乐
影视音乐
民族音乐
摘要:
古琴与电子音乐两者间乍看之似乎在学术上关联甚微,有一些相隔千里而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将两者相结合并应用在电影以及电视作品配乐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古琴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股清流,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其深厚的底蕴与思想内涵之丰富精彩不是一句两句能涵盖之。而当下科技发展与大众对音乐的流行性审美趋势,使古琴丰富的“内在美”很难焕发其应有的光辉。因此,要将古琴被现代社会之浮躁所隐没的底蕴与内涵发掘出来,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现代电子音乐技术的前后期录制和处理,在保留本真的音响特色基础上,巧妙地将其融入影视作品的画面中。这样古琴音乐便既能够推动影视剧作情节,又能以一种声画结合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以焕然一新的方式洽释了这件古老乐器的文化内涵、音乐内涵以及学术应用价值。古琴与电子音乐的结合为影视作品配乐这样的做法使古老的古琴能够融入专业化与大众化审美趋势的潮流中,融入现代科技与网络的大浪潮中,实现既能为大众起到传播的效果,又能保留与传承其丰富文化内涵底蕴的目的。对于电子音乐而言,其具有大众普适性以及实用性的优势,其应用在流行乐的制作受众群体之广,以及在各个领域(商业,文艺,科技,学术,政治等)影响力之巨大,可谓是当代音乐的“发声者”。然而,这种在现代潮流上的优势却恰恰使电子乐无论出现在实验性的现代派作品还是大众化流行音乐作品中都缺乏一种只有岁月能够沉淀下来的历史深度,以及一种自带的文化底蕴内涵。而历史悠久的古琴的融入恰恰弥补了这种因产生时间过短而在历史与文化底蕴上的缺失。使电子乐在文化内涵上得到无限的丰富与扩展。因此,古琴具有的深度和高度,以及电子乐具有的广度,使二者如果结合应用于影视音乐的配乐中的话,那么古琴作为主奏乐器的电子音乐就能为其自身增添具有历史沉淀感的“灵魂的深度”,而“电子化”的古琴音乐出现在影视作品的配乐中,这种声画结合的演绎与传播古琴文化的方式则大大加大了琴乐受众群体的“潮流的广度”。电子乐与古琴的跨界与混搭可谓是一种“互补式”的各取所需与取长补短,既能在实际应用上为影视作品情节的推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达到最高境界的艺术美感,又能增添有关古琴、电子乐、传统文化题材影视剧的新的学术研究价值,是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价值兼备的跨界搭配。本文测重点为简要介绍与普及古琴、电子音乐技术与影视配乐知识,并为其三者的结合性应用提供创新思路,非技术性的应用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