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筝
中国文化
文化体验
教学设计
摘要: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往来日益频繁,世界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因此,汉语学习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受欢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贯穿其中。孔子学院在国际汉语推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能够满足海外学习者汉语语言学习的需求外,大多数孔子学院会定期开展中华文化体验课或中国文化体验活动等以满足学习者对体验中国文化的需求。中国文化体验课作为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并对汉语产生兴趣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受到了海外学习者的欢迎。在汉语传播走向国际化、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的过程中,汉语国际教育在文化教学方面应当加强注意并用中国文化吸引更多学生的对汉语的兴趣。文化具有相当强的感染力,也在汉语教学的初期能够带动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海外各个孔子学院都在积极地开展如乐器、国画、武术及舞蹈等文化课进行教学,文化的传播力与感染力也在汉语国际推广中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将这些中国文化相关的才艺更好的融入到汉语教学中以便更好地为汉语的传播与推广服务。古筝作为中国文化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乐器,不仅拥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在乐曲的篇章中也能充分地展示中国文化的精髓。但由于部分文化体验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课程的类型又不固定,所以其教学设计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因此,能否达到学生预期效果有待商榷。通常来说,参加文化体验课的学习者,对于文化项目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这些学习者希望通过文化体验课了解中国。通过文化推广不如汉语教学那样能明显的使学习者学习并掌握汉语表达的能力,但可以潜移默化的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教师在设计文化项目的同时,融入相应的汉语教学,让学习者在欣赏、喜欢并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对汉语产生兴趣。依此为基点,在深入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相关理论及对各位专家、学者对文化课设计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古筝课的教学内容仔细地进行编排、设计和整理,并试图以美国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古筝课作为依托,讨论古筝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教学中起到文化教学及推广的作用,分析古筝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以具体的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并落实到实践,讨论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改进意见。笔者从汉语国际教育推广角度出发,结合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的古筝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力求通过对这个论题的研究,拟定古筝课在汉语国际教学和传播中的可行性方案,且能够为今后古筝课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