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幻想曲
古筝
演奏技巧
反思
特点
摘要:
新中国建立以后,古筝的乐曲创作和技法创新也迎来了崭新的春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与乐曲创作方面广泛汲取西洋音乐的曲式结构、和声技法、织体写法以及调性的转换、游移、复合等手法相呼应的是,古筝本身的演奏技法领域也涌现出了诸如双手弹筝、快速指序技法、拍击琴板、走位三指摇、轮指等一系列的创新型演奏方法。因此可以说,当代古筝的演奏技法的创新发展态势,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古筝曲目创作在汲取了西方古典及现代音乐思维和手法之后对演奏所提出的高端要求。意即,古筝曲目的创作与演奏这两者之间达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互补与平衡关系。而王建民古筝作品《幻想曲》,就非常鲜明地体现出了古筝创作与演奏之间这种平衡与互补的生动关系。故而,本文拟对《幻想曲》的创作思维和演奏要领进行深入的解读与诠释,梳理出该曲在音乐创作与演奏技法这两方面的创新与开拓之处。进而以幻想曲为例,来印证当代古筝曲目创作与演奏两方面之间平衡互补、相辅相成的生动关系。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王建民古筝作品《幻想曲》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的分析,并对现在学术界此选题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二部分是对古筝曲《幻想曲》的创作构成分析,对作曲家王建民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特色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古筝曲《幻想曲》的音乐结构及音乐特点的分析,第一在《幻想曲》音乐结构方面通过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梳理。第二在《幻想曲》音乐特点方面,通过对这首作品的调式音阶特点、声部织体特点、音乐曲调特点进行了剖析。第四部分是对古筝曲《幻想曲》的演奏技巧分析,通过引子中的琶音演奏处理技巧、如歌的慢板中摇指的演奏技法、活泼的快板中小撮、拍击琴板、移调的演奏处理、激动的广板中演奏力度的处理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部分是古筝曲《幻想曲》演奏处理的反思,通过对苗族鼓乐技法的模拟、琵琶演奏技法的突破以及现代打击乐演奏技法的创新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汇总。第六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整体的总结。从上文所呈现的信息可见,本文以《幻想曲》为研究对象,以乐曲的创作思想为纲,以作品的演奏要领为目,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深入翔实地论证了在《幻想曲》演奏实践中解明曲情和创作意图对于把握演奏要领的根本指导意义;同时,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于该曲拓展古筝表现功能的创举之处进行了阐发和论述,也就从侧面揭示了提高文化修养对于古筝演奏者的现实意义。总之,以解读曲目创作意图为本,从情感内涵出发,以情役技,化技为巧,正是本文研究所归纳出的古筝作品《幻想曲》的演奏艺术根本要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