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穿青人
民间歌曲
二胡
傩戏
规整性
简洁性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已被确认的五十六个民族之外,还有一些未识别的人群,贵州省的穿青人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市等地区。长期以来,穿青人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文化,并衍生出一些音乐文化事象,这些音乐事象都是穿青人观念、行为、结果的统一体。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穿青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包括穿青人的名称、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第二、三、四章分别对穿青人现存的音乐事象进行梳理与分析,现存的音乐事象有民歌、器乐和戏曲音乐三个种类。本文从音乐本体出发,用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志、乐器学、传统音乐形态分析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每一个音乐事象加以客观的描述、解释、分析和判定,以期对穿青人音乐做到较为完整的学术探析。第五章从宏观角度对穿青人音乐文化进行阐释,从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三个方面去揭示穿青人的音乐文化内涵。本文最后就如何传承与发展穿青人音乐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拙见,希望对传承保护工作起到绵薄之力。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有以下两点认识:其一,穿青人音乐文化受到当地汉族音乐文化极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与通行语言、穿青人先民的民族成份、封建社会主流文化等因素密不可分。其二,穿青民歌、“二胡”和穿青傩戏是穿青人现存的三大音乐事象。在音乐形态特征上,三者间相互影响,且都主要趋向于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从宏观上来说,穿青人音乐体现了交融性。从微观上看,穿青人音乐中“短小、精悍、平稳”的音乐性格反映了穿青人对音乐“规整性”和“简洁性”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