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二胡
江南丝竹
教学方法
摘要: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南部地区地丝竹合奏乐,以轻巧明朗、清新优雅地音乐风格深受大众喜爱。二胡作为江南丝竹主奏乐器之一,在江南丝竹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演奏技法丰富多样,具有悠扬舒展、清秀柔美地音乐特征,体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审美风情,因此,江南丝竹的二胡学习成为了江南丝竹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江南丝竹地域特色与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和学习江南丝竹二胡的精湛技艺及教学方法,改进和推动江南丝竹二胡学习的有效程度,在当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繁荣江南丝竹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二胡器乐的自身特点,使得其学习面临着风格性不强,学习效率性不高的问题,特别是训练方法科学性的总结和运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与发展江南丝竹二胡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传统的江南丝竹二胡的学习一般具有明显的传统方式,但要达到音乐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不仅仅要通过艰苦的训练,也应该更新观念,利用丰富的传媒手段,了解国内外对音乐学习的理论研究,运用中国文化包容性高的特点,去粗取精,探索传承与革新相结合的符合二胡教学规律的路子。这不仅有利于江南丝竹音乐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江南丝竹二胡教学虽然底蕴深厚,特点鲜明,但因为技巧繁多、练习方法机械,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而从传统民族音乐形式的变化总体趋势来看,全面系统的考虑教学的基础性、完整性、科学性、审美性和多样性有利于建立系统的教学观,在教学理念、方法革新、审美重塑、学习者中心等一系列教学涉及的问题方面都提供了反思空间和新的视角。因此带着这样的思考,把中西融合的教育理论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作为江南丝二胡教学的有效借鉴,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利于形成民族音乐课程特色,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对新音乐教学理念的不适应。将江南丝竹二胡的教学方式与国外的教学理论,特别是一些科学的训练方法的融合,充分体现了传统音乐在科学教学方法运用上的异而求和、学习先进的包容精神,同时在继承发扬和中西结合的道路上更体现出创新发展、力求卓越的文化自信,对新时期学习民族器乐,坚守传统文化阵地的学生而言,无疑既是学习辨别思考,理性对待,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的一种人生态度养成,又是提升素养,注重传承,增强自信,积极参与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实践,必然对江南丝竹教学改革提供有更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