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传统音乐文化
西安鼓乐
学校音乐教育
课外音乐实践活动
摘要:
西安鼓乐又称“长安鼓乐”、“长安古乐”,起源于唐宋时期,流传于西安及周边地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是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重要遗存,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与研究价值。其传统传承方式是依赖于寺庙、鼓乐社、铜器社,由师傅对弟子进行“口传心授”,在一代代艺人的努力下,西安鼓乐至今仍在传承,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西安鼓乐的传承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活动场所的减少、老艺人的离世、现代人民审美和娱乐形式发生改变等使西安鼓乐的传承发展受到不小的冲击。随着国家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各项保护政策和文件纷纷出台,普通学校也成为了传承和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阵地。2011年《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其中要求“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确立了学校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理念,如何在学校教育中传承西安鼓乐也成为了西安地区的普通学校迫切思考的问题。位于长安区的长安二中为响应新课标的要求,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自2013年开展了一西安鼓乐为内容的课外社团实践活动,七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也在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笔者从包括绪论的五个部分对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加入西安鼓乐内容的可行性以及长安二中鼓乐社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反思与建议,希望为本土音乐文化与学校音乐教育结合相关的研究弥补重要内容,提供可靠的资料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