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音乐
二胡
校本课程
教材开发
摘要:
二胡作为中国民族乐器的代表之一,它所表达的是深邃的文化内涵、崇高的艺术境界和悠远的历史再现。伴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相较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中学生更愿意追求时尚潮流,喜爱曲调新颖、充满动感的流行音乐。笔者通过课堂观察与实际教学发现,很多初中生并不懂得如何欣赏民族音乐,因此,如何在初中更好的传承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音乐,探寻改变的应对措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任教的唐山市友谊中学是一所寄宿制的初中,已开设了近十年的二胡校本课程,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更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延伸。本文以寄宿制初中二胡校本教材的编写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首先对国内外二胡校本教材开发情况的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出寄宿制初中二胡校本课程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大班制教学坏境中,学生基础薄弱、课下无练琴时间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二胡校本教材改革与开发势在必行。随后,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法对寄宿制初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随堂观察后,细心听取了专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意见和建议,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原教材使用情况的问题调查,收集、整理、分析后,从中得出较为有效的、经验性的数据,为二胡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依据。最后,结合行动研究法,对二胡校本课程教材实施情况进行多次调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接受情况,以“模块式、乐团化”的形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断调整、总结经验,进一步梳理出普通公办初中、特别是寄宿制初中二胡校本课程教学中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从而完成二胡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修订,为寄宿制初中二胡校本教材编写提供部分经验。本文主体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选题的缘由和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入手;第二部分是音乐校本教材的理论研究,诠释了教材与校本教材的概念界定、校本教材编写原则和教材编写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分析调查了唐山市友谊中学二胡校本课程教学现状,从二胡校本教材的设计与编写、评价方式、修订和改版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五部分是二胡校本教材的应用情况与反思。教材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凭借和线索,本文以二胡特色校本课程为背景,对校本教材进行研究、编写及使用,不仅是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的需要,更是对国家、地方、学校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学生在学习二胡演奏技巧的同时,还体验到二胡演奏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于教师而言,通过编写二胡校本教材,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使校本课程与初中音乐课程、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二胡校本课程这个舞台,开展独具特色的教学活动,展现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从而形成学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