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五台山佛教音乐
智化寺京音乐
皇家道场
官寺
摘要: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座汉藏并存的佛教名山,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青黄并集,笙管笛兼有,其发展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成为中国汉传佛教音乐发展的缩影,虽然远离京师,但是却与国家、帝王紧密相关。智化寺位居京师,是明朝宦官王振的家庙,王振死后又发展成为祭奠王振的“官庙”,清代之后由盛而衰,如今成为国家文博交流馆,虽然命运多舛,但却与明代的帝王、宫廷紧密相连,保留有大量的曲谱,成为北京佛教音乐传播的中心,蕴含着厚重的文化信息。一个远离京师,一个地处皇城根,地理位置迥然不同,其佛教音乐的生发形成及其传承脉络亦然不同,但是其所承载的音乐居然在众多不同中却有着诸多相同之处,原因是什么?是一种自然的传承所致,还是人为的因素?还是在某种程度上与国家、与帝王有关联?诸如此类,成为本文立意所在。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涵盖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五台山佛教音乐与智化寺京音乐的历史发展比较。主要是从历史的脉络中寻找二者发展的异同,揭示其两者在传承过程中与“官方”“皇家”的缔结。第三部分,五台山佛教音乐和智化寺京音乐谱本比较。包括谱本出处、抄写年代、曲目记载、记谱法的辑录分析,揭示其间所存曲谱的来源。第四部分,五台山佛教音乐和智化寺京音乐的异同。这一章主要针对【豆叶黄】【挂金索】【翠黄花】【五声佛】【十报恩】【参礼条】等乐曲的比较分析,揭示二者乐曲传承的相同与不同。指出拿来主义及其政权皇权的主导是其主要原因。第五部分,五台山佛教音乐与智化寺京音乐的亲缘解析。主要阐释分析五台山与智化寺之间曲目传承之间存在的异同及其成因解析,揭示拿来主义和政权主导对佛教音乐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