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西安鼓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区域文化旅游
文旅融合发展
摘要:
西安鼓乐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千百年来流传于西安以及西安周边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西安区域特有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了千百年来民族的智慧,是区域无形的精神文化财富。随着人民群众对保护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人们重新关注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人们支持并迫切希望看到更多本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艺术,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处于传承困难,濒临失传的艰难困境。我们需要积极继承与保护本民族文化,还需要创新传统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方式。根植于非遗文化精神顺应时代发展,打造文化精品以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本文将西安鼓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归纳出目前西安鼓乐的保护与发展现状。通过对全国和陕西地方特色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分析,汲取经验总结,创新未来西安鼓乐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在调研走访西安鼓乐六大乐社后,深入调研跟踪在大唐芙蓉园内与文化旅游园区融合发展的东仓鼓乐社。在总结东仓鼓乐社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其它西安鼓乐乐社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东仓鼓乐社与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并记录了东仓鼓乐社在文化旅游园区内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目前东仓鼓乐社还面临市场化经济下的保护与发展失衡、保护与发展标本化、展演形式老旧、文创经济效益低的问题。针对东仓鼓乐社现存问题,提出在疫情后期可实行的创新发展对策。通过新的措施解决非遗保护在文化旅游园区内面临的困境,解决非遗保护的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冲突的问题。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充分利用西安城市文旅发展新契机,将西安鼓乐打造成西安城市的新名片。结合时代精神与非遗保护需要,打造了两种西安鼓乐保护与发展新模式。拟通过规划与打造三条音乐文化旅游线路将西安鼓乐非遗传承保护融入到区域的文化旅游建设中来。希望通过规划音乐文化旅游线路,将非遗融入到区域的发展中,实现非遗社会化继承,真正落脚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音乐文化旅游线路中还有很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庞大还需挖掘,所以文化旅游线路的规划并未尽善尽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的精神指引,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留下宝贵的民族精神物质文化财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创新中国特色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