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琴
网络传播
媒介形象
摘要:
本论文系与毕业作品纪录片《弦外》配套的作品阐释型小论文,基于该纪录片的创作实践,本文以致力于使用古琴改编现代流行曲目的琴馆和琴师作为研究对象,对网络传播中的古琴媒介形象进行分析,探究新媒体环境对传统古琴在形象塑造上的改变。通过线下对这些琴馆的参与式观察获得主要的采访资料,同时通过跟踪拍摄,试析在网络环境中古琴文化传播者、古琴演奏场域、古琴的视觉和话语等媒介形象的转变,并且在这种变化中又如何坚守其文化内涵。全文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五个主要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选题背景知识及其他有关课题的相关文献;第一章则从纪录片作品的题目、结构、人物和视听语言几个方面介绍古琴的媒介形象;第二章对比传统社会中的古琴形象,主要呈现在进入现代化社会,古琴作为传统文化努力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谋求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塑造出的一个与过去古琴形象全然不同的媒介形象;第三章从古琴媒介形象建构探索传统文化传播,发现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为谋求生存空间需要合理地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一个突破性的媒介形象符号。结语部分总结了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以及反映古琴的传统形象从过去的精英化到现在平民化、标准化的转变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传统文化在网络传播中的转变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