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国画
二胡
色彩
清明上河图
摘要:
西方现代文化思想涌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冲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艺术形式不再单一,开始呈现出了多种艺术文化形式相交融的态势。在面对众多文化的崛起与涌入,新时代下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在不丢失传统特点之上进行融合与创新,形成兼具传统与现代化美感。中国传统绘画,简称“国画”,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与脉络。中国传统乐器,简称“国乐”,经研究后发现两者之间具有关联性与相通性的,如线条、节奏、色彩、意境、空间等,本人就色彩方面进行主要阐述。国画在传统角度的表达上其色彩性更多指向在其一用“墨”进行调和形成淡墨、浓墨等“墨分五色”;其二是精神性与哲学思辨性。随着时代的变迁,西方艺术涌入中国,带来的文化使其审美性逐渐产生了变化,其越趋向多元化发展,色彩在国画中的比重与意义有了变化。从现代角度的表达上来看其色彩性的指向其一融入现代色彩构成,将墨分离出来呈现出“墨”和“色彩”,二者得总和给人的整体色彩感觉;其二是在主观情感方面与审美方面的现代化美感。这对于国画来说是全新的突破。理论上来看,国乐与国画是两个独立划分出来的艺术门类,但无论是听觉角度还是视觉,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国画与国乐都是可以通过色彩性的变化来吸引人们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国画通过色彩性变化让画面跃然纸上;国乐中通过色彩性的变化来为整首曲目进行润色与布局,营造一种氛围和空间感,从而形成一种画面感,传递给听众。绘画也需要像音乐一样带有情感的流动,有形有神,来传递给观众。所以说到底,艺术都是相交融的,有着这样或是那样的联系。由于对国画色彩性的研究,对于国乐的色彩性创新与发展也是一样。本人以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二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就其三个场景进行简要的色彩分析。从两者的融合谈对二胡演奏色彩的启发,并总结在当代艺术跨领域、多维度的去呈现的现状,我们作为演奏者该如何去用恰当的方式与方法进行融会贯通,是值得思考的。本人将在不同角度找寻方法,并对未来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