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罗佩
古琴
琴道
摘要: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琴学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琴道》一书集中呈现了其古琴美学理论和方法论特色。高罗佩的古琴美学,注重依托儒释道文化和中国传统乐论探讨古琴的思想底蕴,善于借助琴谱分析彰显古琴的音乐体系,在此基础上,他还对古琴的象征与关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对推动古琴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高罗佩论琴的思想底蕴、琴的音乐体系、琴的象征与关联三个部分展开论述。并结合当下古琴美学研究成果,在肯定高罗佩古琴美学研究价值的同时,对其琴学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高罗佩的古琴美学,强调在广阔的文化氛围中展示琴的思想底蕴。琴之“道”首先表现为“道理”,即通过思想来展现。高罗佩基于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建构起琴禁与琴顺相互作用的“琴道”思想体系。在高氏看来儒家对琴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禁则去欲淫之邪气”,以及由此生发的琴乐养心观,道家对琴道的影响体现在“顺则养中和之正气”,以及由此生发的抚琴养生观。高罗佩古琴美学所展示的琴之“道”,另一个方面为“交流”,即通过音乐而达成。高罗佩将琴谱放在其琴学研究的突出位置,指出古琴美学研究应在依托思想底蕴的基础上回归到琴谱,减字谱体系、音乐主题、琴歌等形式要素是古琴美学的直接体现和思想底蕴的外显。高氏从神秘之旅、历史、自然、人文等相关角度为琴曲分类,通过对琴曲特色的分析,从古琴艺术形式表现的角度分析古琴之审美理想,和不同主题琴曲在审美风格上的差异性。在探讨古琴之思想底蕴和音乐特色的基础上,高罗佩对古琴之象征与关联这一备受琴学重视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发。高罗佩从琴制、琴名、琴声和指法多个角度呈现琴的象征,以龙凤的象征性凸显琴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以琴名的内蕴呈现文人对琴的审美态度,以琴声“以音写意”、指法手势图的“声以喻象”等方面呈现出层次丰富的“琴道”思想。高罗佩通过发掘与琴相关的审美意象,追溯琴与鹤、梅、剑三个审美意象发生关联的契机。高氏将这些关联追溯到原始祭祀以及道教在民间的影响,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琴的审美底蕴。高罗佩的古琴美学,立足于思想和音乐两个基本维度,其书写在重视传统的同时也致力于古琴之美在海外的传播。但高氏古琴美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他对琴人思想在琴道中的呈现之研究缺乏深度,尤其是对经典琴家的介绍流于表面。另外,高罗佩的古琴美学重视横向理论架构,但相对忽略琴道思想的历史演进脉络。因此,本文期望在研读并反思高罗佩古琴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国古琴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