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澳大利亚
新世纪
基础教育改革
摘要:
新世纪初以来,澳大利亚在OECD组织的PISA测试中表现较好,成绩一直处于OECD国家的上游水平。然而,近年来澳大利亚的PISA成绩出现持续下滑现象;学生在数学、科学等学科上的参与度以及成绩都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此外,由于教育权利过于分散,各地区教育差异过大,部分地区基础教育完成率也不容乐观……这一切使得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公平和卓越,并围绕教育公平与卓越,针对本国基础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21世纪初工党政府执政后,改变了20世纪末自由党“自我管理”的教育治理思想,逐渐将教育权由地方回收至中央,加强国家对各地区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强国家监测和问责制度。工党陆克文政府上台后,立刻成立“国家课程委员会”,展开一系列国家课程改革,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标准,并在全国推行。随后,澳大利亚国家评估项目NAPLAN测试也与国家课程接轨,针对全国3、5、7、9年级的学生进行阅读、数学、科学等科目的测试,及时了解全国学生的学业成就以及各地区学校教育情况,进而加强国家对基础教育的监测,促进教育公平和各地教育质量的提升。此外,“标准化”运动也渗透到学前教育以及教师教育体系中,联邦政府制定《早期学习大纲》和《国家质量框架》对学前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调控,而《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和修改也为澳大利亚全国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一致的标准框架。在追求教育公平的同时,联邦政府也没有忘记兼顾卓越。2008年的《墨尔本宣言》提出培养卓越青年的口号。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澳大利亚政府开始重视信息和通讯技术(ICT)教育的发展以及STEM教育。联邦政府积极开展ICT教育,提高学生和教师的ICT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技术时代的能力。自由党阿博特政府上台后,积极提升澳大利亚国家竞争力,大力发展STEM产业,制定了一系列STEM国家战略促进STEM教育发展,提高学生STEM学科的参与度。这些改革措施表明了政府巩固中央教育权、加强国家对地方教育的调控,以及兼顾公平与卓越、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决心,也体现了澳大利亚政府应对教育全球化的冲击与挑战的教育努力,这些改革经验对于处于基础教育改革关键期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