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
历史学科教室
淮安市
摘要: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重要内涵,而教育信息化首先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苏北位于江苏省北部,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五个地级市。与苏南和东部沿海发达区域相比,苏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但在全国仍处于相对领先位置,其发展水平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处于江苏省长江以北核心区域,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在苏北有较大的影响力。淮安市在2013年启动了淮安市农村中小学装备水平提升工程,历经三年为全市100多所学校装备了史地教室,初步实现了淮安市中学历史教学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研究淮安市中学历史学科教室建设和使用情况,不仅是对该市相关工作的一种总结性尝试,而且,可借此提供一个案例和相关信息,为研究苏北乃至全国中学历史学科教室建设情况提供参考。目前,淮安市中学历史学科教室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该市中学历史学科教室城乡分布均衡,校内分布合理。装备采购既具有前瞻性,又结合地区实际,注重区域平衡发展。相关学校及时启动了维护与管理工作,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同时中学历史学科教室的数量和基本装备水平等情况表明,目前的硬件建设已经基本满足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适应了相关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中学历史学科教室在淮安市中学历史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学历史学科教室不仅可用于历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受到师生欢迎,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学生提高历史学习兴趣、转变历史学习方式、增强学习能力、优化历史综合素养。淮安市中学历史学科教室建设的基本经验值得关注。积极发挥政府主管部门主导作用,这是淮安市中学历史学科教室建设的重要经验。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中学历史学科教室建设不仅短期内取得显著进展,而且具有注重宏观规划的优势。历史学科教室建设兼顾了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发展要求。在设备采购和装配方面,既注重结合地区实际需求,又确保了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通过广泛建设和使用中学历史学科教室,淮安市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向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淮安市中学历史学科教室建设和使用中的问题值得重视和分析。在该市中学历史学科建设中,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显著,但师生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由于市政府统一组织建设,历史学科教室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乏特色和模式化倾向。历史学科教室是新鲜事物,目前关于它的相关研究和建设标准还相对匮乏,可参考的理论化、科学化建设和使用依据相对较少。目前,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升学压力过大,部分师生不重视学科教室的建设和使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历史学科教室发挥作用。为克服当前淮安市中学历史学科教室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在及时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改进措施:第一,要灵活处理政府主管部门主导作用和师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让师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科教室建设中来;第二,推动供货商与装配商对产品的开发与升级,提供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第三,将地区和学校文化融入到建设中来,让不同的历史学科教室具有更多特色;第四,推进相关研究,完善科学标准,为历史学科教室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第五,推动教育观念的革新,通过历史学科教室的建设来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第六,制定具体适用的使用指导纲要,为学校和教师开发与利用历史学科教室提供技术参考,同时组织开展一些活动来改进历史学科教室的使用;第七,进一步增加历史学科教室建设数量,满足多个班级同时上课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