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城乡
基础教育设施
均等化
微山县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基本需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正在同步进行,教育设施是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实现城乡基础教育设施的均等。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城乡基础教育设施之间依然面临供给总量不足、供给不均等等问题,城乡之间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的差距也在不断加大,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延伸。因此在推进社会公平的大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的实现城乡基础教育设施均等化需要我们更深入研究和探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微山县城乡基础教育设施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基础教育设施均等化的研究进展及实践经验,总结城乡基础教育设施均等化方面的配置问题和优化策略,为文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为能真实且深入的了解微山县城乡基础教育设施的均等化发展情况,本文对微山县的地理区位、城镇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等基础情况和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等方法确定微山县现状城乡的基础教育设施的数量及规模,了解微山县城乡基础教育设施的整体情况。同时,从居民需求和配置布局两个方面对微山县城乡基础教育设施均等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总结主要问题。在居民需求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城乡居民对现状教育设施的满意度及相关需求。在配置布局方面,是从质量要素和距离要素两方面评价分析,即以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服务半径为切入点,对微山县城乡基础教育设施的均等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教育资源配置主要包括生均用地面积和教师资源配置,通过分析教育设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力量了解现状基础教育设施之间的差距及其存在的问题;服务半径是对基础教育设施的规范服务半径和实际服务范围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基础教育设施对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覆盖程度,验证各学校的服务范围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进而确定现状基础教育设施的分布是否合理。综合主观满意度和客观设施配置布局的评价,总结微山县城乡基础教育设施在均等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基础教育设施均等化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现状问题,结合微山县未来的城市发展建设方向,从规划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城乡基础教育设施均等化优化配置策略,并确定不同层级的千人指标,对微山县未来的教育需求规模进行了合理的预测,为微山县城乡基础教育设施未来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进一步促进微山县城乡基础教育设施的均等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