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历史人物
中国近代史
初中历史
家国情怀
课堂教学
摘要: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家荣辱感。家国情怀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塑造,不仅是“立德树人”在历史课堂的落实,更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民族荣誉感、信念感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家国情怀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相关论著、研究均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实践方面仍有极大研究价值,值得我开展进一步研究。中国的近代史饱含中华民族的血泪,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奋斗。人物教学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极大优势。走进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深入其情感世界容易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辱感。因此,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教学是初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研究的重要途径。以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教学为载体,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挖掘、教学形式的开发、教学评价的发挥四个具体的教学策略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策略。教师通过学生家国情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家国情怀素养的理解程度以及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三个方面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上述策略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明确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遵循适度原则、发挥历史的学科特色等问题,及时完善课堂的不足之处,落实学生家国情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