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国图志
林则徐
魏源
中国
近代史
摘要:
1852年,百卷本《海国图志》终在扬州杀青付梓,刊刻行世。这部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亚洲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著述虽然由魏源署名,却凝聚着林则徐的心血,可以说两人同为它的编著者。一、魏源、林则徐合作的思想基础魏源(1794—1857)是湖南邵阳人,原名远达,字默深,自幼好读经史。他于1814年与龚自珍(1792—1841)相识,1822年与林则徐(1785—1850)订交,地点均在北京。1830年5月,林则徐为亡父守孝期满,抵京候补,在北京停留了三个多月,得以与以内阁中书舍人候补的魏源深入探讨时务,因此过从甚密。时龚自珍亦在礼部任职。魏、龚都以主张通经致用,反对脱离实际的烦琐考据(汉学)及空谈心性的宋明理学名噪京师,正当风华正茂之际。他俩与亦提倡经世致用之学的林则徐一拍即合。三人从此结为至交。1832年,魏源入两江总督陶澍幕府。6月,林则徐由河东河道总督调任江苏巡抚,由于他也大力支持陶澍在淮北推行的盐法改革,因之对帮助陶澍筹划改革的魏源更为赞赏。魏源时定居江宁(今南京)乌龙潭。林则徐从苏州每到江宁,都爱去请他商议时政。1834年3月,林则徐为了推广种植早稻,以《再熟稻赋》为题,在苏州甄别紫阳、正谊两书院,曾延请魏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