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严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
胡适
中国文化传统
近代中国
启蒙思想家
天演论
摘要:
作为清末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且为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翻译的西洋学术名著,成为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严复翻译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代必进,后胜于今"作为当时的中国知识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如同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严复身上有着很多复杂的面相。他早年曾经是思想的启蒙者,晚年却又回归中国文化传统,后来竟成为臭名昭著的"筹安会六君子",为袁世凯称帝献计献策。在严复身上,似乎存在着许多难以索解的悖论和矛盾。2012年1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克武先生的新著《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书中展示了严复思想复杂的面貌,剖析了其内在原因。2012年恰是胡适先生逝世五十周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2012年6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周质平先生的新著《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近代中国》由九州出版社出版。2012年7月下旬,《新京报》记者兼本刊特约记者张弘分别采访了黄克武、周质平先生。本刊特刊发这两次访谈,力求从中展示启蒙、被启蒙、再启蒙和思想接续与创新的曲折历史轨迹,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