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史学观念
史观运用
摘要:
2003年最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课改实施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呈现出了显著的变化,无论是教材结构体例的变化、课堂形式的改革、高考模式的调整,都进一步体现出了高中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上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显著地位。课改理念的调整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学最终的价值所在。课改以来,史学观念的更新成为了影响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在高考中的体现也愈加明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种种原因,大量的高中历史教师虽然明白更新史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缺乏准确的理解,导致史观运用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这极大的困扰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成效,甚至影响着高中历史学科的学科地位,不少学生不愿意学习历史、怕学习历史、不知道怎么学习历史,也不明白学习历史对他们的意义是什么。因此,本文以高中中国近代史为研究框架,一方面通过对比课改前后教材内容体例的变化,分析新旧教材调整体现出的史学观念的变化,重点解析革命史观和以现代化史观为代表包括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的几种新史观对中国近代史不同的解释体系;另一方面,通过结合本人实际教学实践,通过问卷等形式,分析当地高中实际教学中,在史学观念运用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列举各类问题的具体表现,寻找问题成因所在;第三,针对以上问题,我在论文中引入丰富的教学案例,对高中近代史教学中科学使用以现代化史观为代表的各类新史观的方法提出研究性策略,以提高高中近代史教学乃至整个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