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环己烷
乙醇
离子液体
液-液萃取
相互作用机理
流程模拟
摘要:
乙醇和环己烷在工业生产琥珀酸单乙酯酰氯这一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过程中,因不可避免同时使用而混溶,形成常见的共沸体系,直接将反应过剩的该二组分混合液排放,不但污染环境而且也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因此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分离来促进原料的回收利用,液-液萃取具有装置简单,可立足于现有的装置进行改造,能耗低和低碳排放等优点,是共沸物系分离比较常见的方法,萃取剂的选择是实现高效萃取分离的关键,传统有机溶剂因其对环境污染大,能耗高等缺点正逐渐被各种绿色溶剂取代。近年来,离子液体因其蒸汽压极低、不易挥发、低毒污染性小、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结构可设计性以及易于回收利用等优点而逐渐成为替代传统有机溶剂的绿色溶剂。因此以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对共沸混合物进行分离具有比较广阔的研究空间。本文从筛选离子液体出发,筛选出合适的三种离子液体,由此展开离子液体对于环己烷-乙醇的液液萃取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使用COSMO-RS模型对22种阴离子,21种阳离子组成的462种离子液体进行筛选,以高选择性和高溶解度为筛选指标,再综合考量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低粘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最终选取1-乙基-3-甲基咪唑双氰胺盐([EMIM][DCA])、1-乙基-3-甲基咪唑硫氰酸盐([EMIM][SCN])、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EMIM][OTF])三种离子液体作为萃取溶剂。
(2)在303.15K,常压条件下分别测定了环己烷-乙醇与筛选的三种离子液体之间的液-液相平衡实验数据,通过Othmer-Tobias和Hand两个校验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可靠性校验发现两个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4以上,说明实验数据准确性较高。采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对三种离子液体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02,表明实验数据与拟合数据吻合性较好,根据液-液相平衡实验数据计算三种离子液体分离环己烷-乙醇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EMIM][DCA]、[EMIM][SCN]、[EMIM][OTF]分离环己烷-乙醇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7.02,24.46,40.69,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138.61,1872.69,1489.86。
(3)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并结合B3LYP方法和6-31G+(d,p)基组,运用量子化学计算探究了共沸物与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分别对ILs-环己烷和ILs-乙醇复合结构进行几何优化,计算出它们之间的的相互作用能,再运用VMD和Multiwfn软件确定了ILs与乙醇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分别为氢键和范德华作用,强度大小通过QTAIM理论进行确定,通过计算结果得知[EMIM][DCA]和[EMIM][SCN]与乙醇的弱相互作用为强氢键,并且前者的氢键强度更大,而[EMIM][OTF]与乙醇的相互作用为弱氢键。
(4)用Aspen软件对以[EMIM][DCA]为萃取剂分离环己烷-乙醇进行全流程模拟,以乙醇质量回收率达到99.6%和环己烷产品质量纯度达到99.8%为分离目标,探究了8~12块塔板时,乙醇回收率和产品环己烷的纯度随溶剂比(S/F)的变化规律。探究结果如下:当萃取塔理论板数为8,9,10,11,12时,达到分离目标的最小溶剂比分别为0.108,0.088,0.08,0.076,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