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课程思政
有机化学
思政素材
实施策略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围绕、关照、服务于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中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对象。因此,在高中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具有重要意义。高中有机化学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更好地在有机化学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核心素养,本研究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为例,对“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梳理出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研究背景;并阅读整理大量课程思政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汇总了国内外研究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课程思政不断深入发展、完善。其中在2018—2023年间,我国课程思政研究项目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并逐步形成了以政策框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思政体系。但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对于高中阶段课程思政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尤其是“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策略研究更有待进一步深化。
其次,研究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和国家对有关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并结合《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确立当前“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有机化学教学要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为教学目标。
进一步,研究基于相关理论和政策,以昭通市三所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师、学生为主要对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调查研究了当前课程思政的教育现状(包含理论认知、推行情况、影响因素、教学效果等)。结果显示,所调查学校的课程思政总体教学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暂未形成系统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同时其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存在以下问题:(1)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几乎没有推行;(2)高中化学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不高;(3)教师教学模式与学生需求不够匹配。
紧接着,笔者通过对课程标准、高考定位和课程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发现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符合课标要求和高考定位。同时,基于林崇德教授的“核心素养”编码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归纳总结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政治观念与民族精神、道德品质与辩证思想、政治观念与民族精神四个维度的20个思政元素,并作详细阐述。依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笔者梳理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这本教材的各个章节的思政教育融合点,发现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绿色化学、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国家意识、唯物辩证等思政素材,而对法治观念、理想信念和全球视野三个方面的思政教育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教师可做适当补充。
最后,结合前期研究和调查结果,研究从教师层面、教学层面、学生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了“课程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教学的实施策略并对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实施策略包括:在教师层面应增强教师自身德育素养,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深入分析挖掘教材,做好课程思政;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生本位”教学。在学生层面则应关心时政热点,主动探索发现;理论结合实际,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在教学层面,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合理运用资源,切忌本末倒置;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多角度融合发展。在学校层面应当健全评价机制,开展相关培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课程思政规范化建设;做好“隐性教育”,建设校园文化。教学效果评价显示:“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有机化学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获得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新时代基础教育育人的主阵地,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进行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有助于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