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有机化学
试题分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新高考
摘要: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现如今,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启动新高考改革。新高考的命题原则指出要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思维方法,它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推理论证能力和化学思维的形成。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中学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在高考试题中,涉及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考题所占的比例较高。同时,2024年是广西地区高三学生第一次参与新高考,因此,对已经实施新高考省市的高考化学试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把握历年新高考中有机化学板块试题的变革,挖掘试题中所蕴含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依据高考试题命题的走向和趋势,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旨在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研究,分析并总结当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高考化学试题研究现状,阐述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的目的与意义,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奠定理论基础。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描述以及结合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编制该素养的评价量规,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划分为:“获取证据推理”“基于证据推理”“建立认知模型”“基于认知模型”4个维度,旨在使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更加贴近教学实际,从而切实有效地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结合新课标中提出的试题命题框架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考查内容,从试题的真实情境、实际问题、必备知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评价量规的多个维度建构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新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框架。利用该试题分析框架对2021—2023年的14套新高考有机化学试题或高考题模拟试题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得出有机化学试题考查的特点。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质性研究了解有机化学复习中高中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认知和培养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中学生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方面的表现与新课标的要求相比,尚存在显著的差距。高中化学教师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理论与方法的认识较为欠缺,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现状基础。在理论基础和现状基础上,构建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试题的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2)实践探究,获取证据,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教具辅助,认识模型,培养学生认知模型的能力;(4)运用模型,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将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试题的教学策略的教学效果可视化,选择了有机化学模块的复习课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基于试题分析框架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评价量规,编制前、后测试题。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进行教学实验前、后纸笔测验,对比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在教学实验前、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表现,分析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教学实验,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整体水平上,实验班比对照班的进步更大,但差距不明显;在不同维度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上,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获取证据推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构建的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发展。但是由于研究时间和研究者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局限,本研究在高考试题的分析和教学实验测试题编制上仍存在许多不足,有待在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中不断改进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