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正庚烷
氢气
低温氧化
化学反应机理
燃烧模拟
摘要:
柴油机效率高且功率覆盖范围广,在重型机械以及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其NOx排放高,将氢气与柴油结合应用于传统内燃机,不仅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还可以缓解燃油压力。还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正庚烷与柴油的十六烷值接近,常被用于预测柴油着火过程。对氢气辅助正庚烷燃烧进行研究,有助于扩展正庚烷及柴油燃料的使用范畴,为进一步研究掺混燃料奠定理论基础。基于Chemkin-Pro仿真平台,采用敏感性分析法、产率分析法得到了适用于低温的正庚烷简化机理;对比分析了常见的6种氢空气反应机理,选取了较为简化且具有较好预测精度的Conaire机理,将其与正庚烷简化机理和氮氧化物反应机理进行耦合验证,得到了包含146步基元反应的正庚烷/氢气机理(BJTH)。基于IC反应器模型,耦合BJTH简化机理,对低温条件下柴油掺氢的缸内燃烧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掺氢率为0-0.4时,氢气的添加会使掺混燃料的着火温度和压力有所上升。初始温度、压力和当量比相同的条件下,滞燃期随掺氢量的增加而增加。掺混适量氢气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掺氢率为0.2时,热效率达到顶峰,而后掺氢量增加,热效率降低。在各个掺氢量条件下,CH2O的主要生成途径为C3H5O/C2H5O(R54/R64)的分解,随着掺氢量的增加,R54/R64的分解反应速率显著增加,对应曲轴转角后移,冷焰时刻推迟。OH主要来源于H2O2的分解反应(R85),随着掺氢量的增加,R85的重要性加大,反应时刻推迟,热焰时刻后移。对正庚烷低温条件下排放特性的研究中发现,CO主要来源于C2H3CO的分解,掺氢率的增加导致CO的排放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基元反应之间存在竞争。NO的主要来源为NO2的分解,掺氢率增加,NO排放量降低,主要是由于掺氢量增加,滞燃期延长,内燃机缸内高温持续时间缩短。C3H6的主要来源为C5H9的分解,掺氢率增加,C3H6的峰值减小,原因在于在保证各工况总热值相等的条件下,初始反应的NC7H16量减小。目前,对于正庚烷掺氢燃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试验手段分析氢气的加入对正庚烷燃烧滞燃期的影响,对正庚烷掺氢燃料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还很欠缺,本文的研究工作有利于深入了解正庚烷燃烧过程和燃烧路径,揭示了氢气的加入对正庚烷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机制,为混合燃料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