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硫醚萃取剂
Au(Ⅲ)
Pd(Ⅱ)
液-液萃取
构效关系
摘要:
贵金属(PMs),如金(Au)和钯(Pd),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包括优异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催化性能等,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子产品和工业催化等行业。但在繁荣的背后,贵金属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且日益贫乏,因此,从二次资源中回收贵金属具有重要意义。溶剂萃取法具备突出的选择性与可控的反应条件,现发展为金属分离提纯的关键技术路径。苯环硫醚较传统萃取剂,具有水溶性小、无刺激性气味、选择性好等优点,因此在本论文的研究中,以4,4-二羟基二苯硫醚和4,4-二巯基二苯硫醚等为基础原料,设计一系列的二苯硫醚衍生物作为贵金属萃取剂,实现Au(Ⅲ)与Pd(Ⅱ)的高效回收。实验着重探究了稀释剂、盐酸浓度、萃取时间等实验条件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萃取机理和萃取剂的构效关系,考察了萃取剂的选择性能和重复利用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制备了二苯硫醚两侧为O,所连接的碳链长度分别为4(EO-1)、6(EO-2)、8(EO-3)的三种萃取剂,使用二氯甲烷为有机溶剂,通过液-液萃取回收Au(Ⅲ)和Pd(Ⅱ)。常温下震荡4 h后,使用10 mmol/L EO-3和EO-1可分别从浓度为0.1mol/L的盐酸中萃取1 mmol/L Au(Ⅲ)和Pd(Ⅱ)。EO-1对于Au(Ⅲ)和Pd(Ⅱ)的饱和容量分别达到了373.93 mg/g和135.21 mg/g。EO两侧的S原子只对Au具有萃取效果,中间的S原子仅对Pd有萃取效果。O原子的电负性在EO对Au(Ⅲ)的萃取中占主导地位。在多元金属离子共存的模拟体系中,EO-1和EO-3均能以良好的选择性对Au(Ⅲ)和Pd(Ⅱ)进行萃取。且EO-1和EO-3重复使用6次后,其萃取率仍然没有明显下降。
(2)为了提高萃取能力,我们将两侧的O原子替换为S原子,制备了二苯硫醚两侧为S,所连接的碳链长度分别为4(ES-1)、6(ES-2)、8(ES-3)的三种萃取剂。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ES-1对Au(Ⅲ)和Pd(Ⅱ)的饱和容量分别达到了818.15 mg/g和512.72 mg/g。相比EO,碳链长度的增加所产生的空间位阻较电负性对ES萃取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提出萃取机理为配位取代机理,并给出了化学反应方程式。在多元金属离子共存的模拟体系以及实际浸取样品中,ES-1均能以优异的选择性对Au(Ⅲ)和Pd(Ⅱ)进行萃取。且重复使用10次后萃取率仍然没有明显的下降。
本研究不仅设计了一种高效萃取剂用于从二次资源中回收Au(Ⅲ)和Pd(Ⅱ),同时为含硫类萃取剂的设计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