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光电催化水分解
Ta3N5光阳极
NbN导电层
阳极氧化
电化学抛光
摘要:
随着全球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持续恶化,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在此背景下,光电催化(Photoelectrochemical,PEC)水分解因其能够直接利用太阳能制备氢气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构建高效PEC水分解体系的关键在于开发性能优异的光阳极材料,其需同时满足以下要求:能带结构与水分解电势相匹配,具备高效可见光吸收能力,实现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并具备优异的水氧化催化活性。氮化钽(Ta3N5)因其适宜的带隙(约2.1 eV)和优越的能带位置,成为PEC光阳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理论计算表明,其在标准太阳光照下的最大光电流密度可达12.9 mA cm-2,对应的太阳能-氢能转换效率(STH)高达15.9%。然而,Ta3N5薄膜的常规制备依赖金属Nb等导电基底,而此类基底表面粗糙度较高,且与Ta3N5存在晶格失配问题,限制了薄膜的结晶质量与光阳极性能的提升。本研究围绕提高Ta3N5薄膜的结晶性及其PEC性能,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探索:
(1)采用电化学抛光结合高温氮化工艺改善Nb基底表面形貌,获得致密均匀的NbNx导电层。随后,利用双源电子束共蒸结合高温氮化技术,在其上成功制备了梯度Mg掺杂的Ta3N5(Mg:Ta3N5)薄膜。研究表明,基于经抛光处理的Nb基底所制备的Mg:Ta3N5薄膜具有更优异的结晶性。在析氧助催化剂修饰下,该光阳极在1.23 V ***下实现了7.8 mA cm-2的光生电流密度,偏压辅助光电转化效率(ABPE)达到3.42%,性能显著优于未处理基底上的对照样品。
(2)进一步通过阳极氧化与调控高温氮化条件,在抛光Nb基底表面构建了单一晶相的NbN导电层。在其上沉积Mg:Ta3N5薄膜后发现,靠近NbN界面形成致密层,而外层为多孔结构。XRD分析表明,NbN(100)与Ta3N5(004),以及NbN(101)与Ta3N5(113)晶面之间的晶格匹配度分别高达99.8%与99.6%,显著增强了Ta3N5薄膜在相关晶面的择优取向与结晶度。该背接触结构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使体电荷分离效率接近100%。在助催化剂修饰下,Mg:Ta3N5/NbN/Nb光阳极在1.23 V ***下获得8.7 mA cm-2的光生电流密度,对应ABPE值高达4.18%。
本研究为制备高结晶性、高性能的Ta3N5光阳极提供了新思路和有效方法,并为构建高效、稳定的PEC水分解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