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正庚烷
甲醇
化学反应机理
CONVERGE模拟
摘要:
内燃机凭借其热效率高,功率密度大,适用性强等优点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动力机械,但由于化石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寻找可以缓解石油消耗的代用燃料成为内燃机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将甲醇与柴油结合应用于柴油机上,不仅可以缓解燃油压力,还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所以探究甲醇掺混柴油的燃烧及排放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由于正庚烷的十六烷值为56,与柴油十分接近,所以常被作为柴油的表征燃料。据此本文探究甲醇的掺混对正庚烷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本文基于Chemkin-Pro仿真软件,对比分析了常见的4种甲醇燃烧反应机理,选取了具有较好预测精度的Li机理,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法、产率分析法、路径分析法对其进行了简化,得到了一种简化的甲醇氧化机理。随后对项目组所构建的正庚烷简化机理进行修正并与构建的甲醇氧化简化机理进行耦合,得到了一种包含76种基元,154步的正庚烷/甲醇氧化的简化机理,该机理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滞燃期以及重要基元浓度变化历程的对比,结果表现良好。另外,根据美国桑迪亚国家燃烧试验室的试验燃烧装置,利用CONVERGE三维软件,通过选用合适的湍流、喷雾以及燃烧模型以及设定合适的网格参数构建了一个简化的定容弹模型,并且通过了贯穿距的验证。将构建的正庚烷/甲醇氧化简化机理嵌入到建立并标定好的CONVERGE三维模型当中,探究不同的初始温度、不同的初始压力以及不同的甲醇掺混比对正庚烷/甲醇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正庚烷/甲醇掺混燃料在初始温度900K-1000K以及1000K-1300K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趋势。初始温度为900K-1000K时,随着初始温度的增加,正庚烷/甲醇燃料的滞燃期逐渐增加,压力升高率最大的时刻逐渐延后。当温度超过1000K时,正庚烷/甲醇燃料的滞燃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对于不同的初始压力,随着初始压力的升高,定容弹内的最高温度逐渐升高,滞燃期逐渐缩短,所能达到的最大压力逐渐升高,同时NC7H16在定容弹内摩尔分数峰值逐渐降低,但消耗速率逐渐增大,甲醇的消耗速率逐渐增大,CH2O和H2O2到达峰值的时间逐渐提前,OH最大升高率所对应时刻逐渐提前。对于不同甲醇掺混比,在初始温度1100K下,随着掺入甲醇含量的增加,定容弹内的最高温度逐渐升高,滞燃期逐渐缩短,压力升高率所对应时刻逐渐提前。并且与没有甲醇加入的单正庚烷燃料相比,加入甲醇后的正庚烷/甲醇混合燃料燃烧过程中生成的CH2O与H2O2所能达到的摩尔分数峰值有明显的提升,但在较低浓度(5%)的甲醇掺入时,相对于单正庚烷燃料生成CH2O达到峰值所对应的时刻有所推迟,10%甲醇掺混之后CH2O达到峰值所对应时刻逐渐提前。对不同初始温度、不同初始压力以及不同掺混比条件下正庚烷/甲醇燃料排放特性的研究表明,温度的升高可以有效的降低正庚烷/甲醇燃料的CO排放,当初始温度超过1100K时,CO的排放量极少。初始温度900K-1300K时,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SOOT的排放量逐渐降低,NO的排放量先降低后升高,当初始温度为1000K时最低,其排放量几乎为零。对于不同的初始压力,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CO在定容弹内的残留逐渐降低,NO的排放量是先升高再降低,在初始压力为2.1MPa时,达到最大。SOOT的排放量则随初始压力的升高逐渐增加。对于不同的甲醇掺混比,随着甲醇掺入量的增加,CO以及SOOT的排放都有所降低,但会使NO的排放略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