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双光气
急性染毒
肺泡灌洗液
表面张力
肺损伤
发生机制
动物实验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日本大耳兔双光气肺损伤后肺泡灌洗液蛋白和表面张力变化的测定 ,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PS)在双光气肺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纯种日本大耳白兔 40只 ,性别不拘 ,体重为 (3 0 4± 0 78)kg,随机分为对照组 (1 0只 )、即刻组 (5只 )、2h组 (5只 )、4h组 (5只 )、8h组 (5只 )、1 2h组 (5只 ) ;处理前 1 2h停喂饲料和水 ;染毒的浓度为 (30 0± 2 0 ) μg L ,染毒时间为 2 0min。染毒后 ,对于按不同时间分组的各组实验动物分别于 0、2、4、8和 1 2h处死。处死后立即取出肺脏 ,按 30ml kg体重的剂量 ,用肺灌洗液分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离心 ,80 0r min× 1 0min ,取上清备用。结果 发现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随着染毒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 (P <0 0 1 ) ,并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 ,直线方程为 :^y =0 92 1 2 +0 842 8×T ,r=0 952 0 (^y :蛋白总量 ,T :时间 )。肺泡灌洗液最大表面张力变化不明显。肺泡灌洗液收缩时最小表面张力升高 ,迟滞环面积减小 ,且在染毒后立即就迅速下降 (P <0 0 1 )。同时 ,随着染毒后动物中毒时间的延长 ,最大表面张力和最小表面张力的差距也逐渐缩小。由此可见 ,肺泡表面张力改变 ,除了与磷脂发生变化有关外 ,还与蛋白质大量渗入、以及相关活性蛋白成分进入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