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酯化
醚化催化裂化
原料油
乳化剂
乳化条件
表面张力
摘要: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商品名称Span)是一种重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作W/O型乳化剂。由于其优异的乳化、分散等表面活性,加之无毒、无刺激性、低挥发、无不愉快气味、临界胶束浓度较高和胶束自由能较低等特点,在石油、纺织、塑料、农药、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获得广泛应用[1]。国内主要采用传统的一步法碱催化工艺,生产出的产品色泽深、副产物多、单酯质量分数低、熔融状态下多呈浑浊状态、质量不稳定。
本文以山梨醇和脂肪酸为原料,采用新型催化剂一步法合成Span系列目标产物。探讨了催化剂配比、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目标产物单酯含量、酸值、皂化值和羟值的影响。得到了最适宜的反应条件。
石油加氢裂化原料油的雾化状况和汽化程度对催化裂化反应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原料油雾化效果差造成提升管反应器入口原料油气化率低、气化时间长, 原料油中的渣油与再生催化剂接触时部分液相通过毛细管作用被吸入到催化剂颗粒微孔内部, 造成孔内的渣油难以蒸发或难以完全蒸发, 导致干气和焦炭产率上升。将催化裂化原料油乳化的目的就是改善其雾化状况, 在乳化剂的作用下, 将催化裂化原料油掺水乳化成较稳定的W/O乳液体系, 通过乳液中水珠的微爆作用, 将由喷嘴得到的原料油液滴雾化粒径从40~60μm降低到5~10μm左右, 显著增加了原料油与催化剂的接触面, 极大地提高了热传递效率和汽化速度, 从而降低了催化剂表面积炭和热裂化反应的发生, 可以提高轻质油品收率,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将原料油乳化后作为催化裂化原料,在微爆作用下可显著改善原料油雾化状况, 降低结焦和干气收率。
本文研究了原油的乳化过程以及乳化油的物性测定,包括乳化剂的选择和乳化工艺条件的确定;不同温度下原料油乳化前后表面张力、界面张力等物性数据的变化,并分析了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以SPAN80为主的复配乳化剂具有比较良好的乳化性能;在60~90℃范围内,乳化原料油油水界面张力比原料油表面张力下降65.6%~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