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银纳米流体
表面张力
光热调控
光学测量
摘要:
将不同材料且不同形状的纳米结构颗粒分别或同时均匀地分散在不同类型基液中所形成具有性质稳定的新型介质,这种新型介质称为纳米流体。与传统流体相比,纳米流体具有高导电性、光学性质的改变、摩擦阻力减小、高导热效率以及改变基础流体的沸点和粘度等特点。银纳米流体作为一种具有优异光热物理特性的纳米流体,其热物理参数对浓度、形貌特征、粒径等因素敏感,其中表面张力是关键的热物理参数。调节银纳米流体浓度、形貌特征、粒径等因素可以调控其表面张力,并且实时测量银纳米流体表面张力可以反馈这些因素对其表面张力的影响。因此,银纳米流体表面张力的调控和测量研究对纳米流体导热和光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究了银纳米流体毛细上升高度的光热调控机理,并建立了倾斜板上液滴光散射法来测量银纳米流体表面张力,研究内容如下:理论上,针对银纳米流体光热调控机理的研究。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杨氏方程和Young-Laplace公式,推导出了毛细等效上升高度的理论公式。同时,建立了毛细上升理论和光热调控理论相结合的模型,以研究银纳米流体的浓度和温度分布。最后,结合范德瓦尔·古根海姆方程和Szyszkowski方程以预测光热调控下的银纳米流体毛细上升高度。针对银纳米流体液滴的表面张力的测量,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激光散射方法。首先基于润滑方程建立了倾斜板上液滴三维模型。其次,根据光的衍射理论推导出激光照射倾斜板上液滴产生的背向光散射条纹峰间距与液滴表面张力的关系,并对光散射模型进行理论仿真,发现结果符合实际,最后建立相对测量法测量其他液体表面张力。实验中,加热激光入射毛细管中的银纳米流体,并测量了毛细上升高度。结果发现,加热激光入射位置与弯曲液面最低点之间的距离越近,毛细上升高度降低程度越大。在光热调控下,银纳米颗粒和热量聚集在弯曲液面及三相线处,因此,温度和浓度共同调控了银纳米流体的表面张力,从而影响毛细上升高度。实验进一步连续调节加热光与弯曲液面的距离,发现毛细上升高度出现连续变化的现象,说明加热激光可以连续调节管中银纳米流体的毛细上升高度。同时,在停止加热后,毛细上升高度恢复到原高度。对于银纳米流体表面张力,运用光散射法测量了不同浓度银纳米流体液滴表面张力,并对不同浓度银纳米流体液滴的光散射条纹数据进行采集及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银纳米流体的浓度的增加,散射条纹峰间距增加。当银纳米流体的浓度小于3.16 wt%时,其表面张力随颗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颗粒聚集在银纳米流体液滴的气液表面,降低了表面能,从而导致了表面张力的降低。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纳米流体光热诱导毛细效应的方法,并为太阳能和电子冷却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对毛细上升高度的精确控制和调节,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系统成本。此外,基于光散射场分布与液滴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还建立了一种新的测量表面张力的光学方法。该方法在纳米流体润湿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实现对固液界面性质的准确检测和表征,为液体输送、涂覆、润滑等工业应用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总体来说,本研究提出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为纳米流体导热研究和光热应用领域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