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方文山
中国风
再语境化
隐喻
映射
摘要:
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手段,其出现和使用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为日常情感交流和思想表达提供了途径。隐喻是歌词表达的重要方式,歌词创作离不开隐喻。方文山作为华语乐坛炙手可热的词作人,其歌词作品多次获得各种音乐奖项及提名,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树立了风向标。他的歌词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既有对古典元素的借鉴,同时也在传承中产生新变,可以说歌词的创作经历了由古诗词到现代歌词的转化,这一转化就是“再语境化”过程。本文以意象映射论为基础,结合再语境化理论,选取方文山63首“中国风”歌词中的隐喻表达进行分析,探讨其歌词意义的建构过程。首先,文章介绍了方文山的生平及创作成就,从多个角度对“中国风”歌曲进行界定,并指出本文对“中国风”歌曲的定义标准,进而引出文章的研究对象。分析可知方文山作为“中国风”歌曲的奠基人,其歌词作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其次,运用意象映射理论,从意象角度将方文山歌词中的隐喻分为五种类型,并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为基本参照点,阐释了相应的认知机制。经分析,我们认为方文山歌曲流行的重要原因,在于歌词的抒情本质和对古典意象的沿用。最后,论述了方文山歌词再语境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歌词的隐喻表达。再语境化首先表现为语言的改适转换,即打破常规的语言使用规范,对语言中的相关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替代,体现陌生化的隐喻效果;其次是对古诗词文本的传承,方文山歌词汲取和继承了传统诗词的多种表达和隐喻手法,具体表现为对古诗词意象的创新、对古诗句的化用和对古典修辞的传承,突出隐喻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特点。进一步说明方文山歌词对传统文本的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结合时代背景、诗歌意境等,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达到深化歌词意境、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再语境化和隐喻表达相结合的手法,使方文山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个人特色,风格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