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数学问题解决
函数
培养策略
摘要: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乃至企业的兴衰,无不取决于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掌握并进行创造性的开拓和应用。问题解决能力正反映了这种社会需要,但问题解决能力并非与生俱有,必须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形成。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数学教育的角度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体现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引导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47]。当前,我国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创造能力较弱,学生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因此,本研究将从问题解决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一学生现阶段正在学习的函数知识进行研究。拟解决以下问题:高一学生函数问题解决能力的总体水平如何?学生在函数问题解决过程的具体表现如何?学生在不同班级、性别背景下的表现有何差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先查阅了相关文献,借助波利亚的问题解决理论,确定了本研究问题解决过程的四个阶段为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然后参考了沃特曼的问题解决评价体系、QUASAR纸笔测试评分标准、SOLO分类评价标准构建了本次测试卷的评分标准,即将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划分为由高到低的六种水平并赋予分值,再根据学生得分情况将四个阶段分别划分出高、中、低三种层次,最后将各个阶段的分数加到一起,就可以得出学生的整体表现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高一学生函数问题解决能力整体情况表现良好,但等级为优秀的学生仅占少数。(2)对于函数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学生在弄清问题阶段平均分最高,拟定计划和实施计划阶段的得分情况相差不大,但都高于回顾反思阶段。(3)在性别方面,男女学生函数问题解决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班级方面,直升班(S)班学生的整体情况略好于重点班(Z)班学生的整体情况,两者都显著好于普通班(P)班学生的整体情况。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笔者给出如下培养策略:(1)摒弃不良心理,坚持精准读题,提高审题能力。(2)夯实学科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掌握解题策略,丰富解题思路。(3)养成良好习惯,避免计算错误,提升作答能力。(4)回顾解题过程,对比解题方法,总结解题策略,坚持回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