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材
课程标准
函数
比较
摘要:
函数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其贯穿整个高中年级的学习,甚至可以为学生之后的高等数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2004年我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标准(实验)》编写了六套教材,2019年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新编写了 6套教材,本研究选取两版教材中的人教B版,以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基本初等函数(一)两个内容为研究内容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运用课程难度模型以及例、习题难综合难度模型进行分析,分别对比了两版教材在知识系统、例、习题系统以及课程难度上的异同,得到如下结论:在知识系统方面,新教材与旧教材在内容的编排顺序、数学思想侧重以及数学文化的渗透等方面均有不同,新教材更加重视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的结合,想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新教材更加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正文中数学文化的内容较旧教材数目更多,在数学与科学技术这一类型上,新教材的数目更多,但新旧教材在数学与人文方面的内容数目较少。在例、习题系统方面,新教材较旧教材在数量上更多,例题在背景、知识综合方面,新教材较易,在数学认知、运算以及推理方面新教材难度较大,新教材对于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题目的层次性上不如旧教材,同一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单一,同时例题多以无背景的形式出现,整体上新教材例题的难度比旧教材要高。在课程难度方面,整体上新教材比旧教材的课程难度系数值低。具体来看,两版教材的难度侧重不同,旧教材的课程广度、深度比新教材要大,课时较新教材更多,而在习题综合难度方面,新教材较旧教材更大。结合新旧教材的特点,建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课程标准为参考,以教材为根本,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在知识讲授时,内容由浅到深,可以进行类比或者对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适度增加数学文化的渗透,增强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例题讲解、习题练习的时候以学生活动为主,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通过撰写数学小论文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最终学生能够实现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目标。